三河为什么禁用三色,要反思的是什么?
首先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已经在我前面的文章《三河市为什么禁用红色后续,招牌重要还是市场重要?》中详细分析了三河为什么禁用三色的原因,本文不再复述。
有很多文章说三河要反思,或者讲到希望三河市市委书记付顺义反思,但是究竟要反思什么,却没看到有讲的。
所以我来讲一讲要反思什么。
先要说明的是,据澎湃新闻报道,付顺义书记(以下简称书记)的简历在2025年4月15日下午5点左右被当地官网撤下了。
一些落马的官员对风水着迷,或者喜欢搞封建迷信,时不时出现在通报中。这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背后是要反思的地方。
三河为什么禁用三色,源头可能是书记,而书记为什么对部分颜色不喜欢,原因可能是对风水的着迷,或者喜欢搞封建迷信。
这是一个可能的原因,但不一定就百分百是书记的原因。
对风水的着迷,或者喜欢搞封建迷信,目的是什么?我想最大可能之一是希望升官。
想升官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方法错了,用错误的方法升官,往往是升不了官的。
寄希望于风水,或者封建迷信内容,是不科学的。用一种不科学的方式做需要现代化技术或素养的事,是很难成功的。
这有点类似,要降雨。如果还用过去的方法,比如舞龙求雨,雨是很难求下来的。现在我们是什么方法降雨呢?人工降雨,据有关专家介绍,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这是科学技术,这种方法是一定可以让雨降下来的,但是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说天上根本没有云层,那也降不下来雨。
所以回到升官的话题上来,通过风水或迷信的方法是无法升官的。那么升官的方法是什么,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如果非要在这5个字前面加上什么,那就是“全心全意”。
俗语有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流传民间的话经久不衰自有经久不衰的道理,为民做主自能官运亨通。
这应该是书记应该反思的内容。
这还不够。
我看到当地负责人讲话中有谈到农村,其主要意思是城市形象不要搞成农村形象,说是书记的意思。
这个审美观点,我觉得是需要升级的。农村并不是不美,像一年一度的油菜花开,农村是很美的,到处一片油菜花,金黄一片,与天空的蓝色交相辉映,特别地美。有一些地方还因此发展了旅游业,这是非常好的事。
由此可见,农村并不是不美,反而是美的代名词。有一个知名的作家,梵高画的作品,其素材可以说全部取自农村,他的作品之美,早已经深入人心。
所以,不要有刻板印象,觉得农村不美。正好相反,农村是美的,重要的是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要做的事,也是第二个需要反思的内容。
第三个要反思的内容是什么?
我看到官方通报说了,“坚决维护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一句话好像是通报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最重要的一句话。
经营主体应该就是商家吧?
比如说,按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商家对招牌改色的事情,有的是漆了新颜色,有的是直接换了招牌。商家这些操作,并不是商家自己要改的,而是应了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那么,从坚决维护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角度考虑,就应该百分百补贴商家更换招牌或者改色的费用。
现在当地说了要维护商家的合法权益了,那么我希望不要再一次要求商家改色了。已经改了如果是合法的,保留就好。如果再改一次,会再增加一次费用,费用谁来出呢?
这里反思的内容是:要时时处处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着想,如果是当地发起的建议,应该为此承担费用,而不是让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承担这些额外费用。
第四个反思的内容,也是最后一个反思的内容,就是权力审美。这一点有篇文章谈到了,我简单讲一下,就是审美这一件事,应该是艺术的事,或者说是文艺界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权力不能来干预文艺界的事或者说艺术的事,要不然就会出大问题。
怎么办?很简单,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同时,审美的事交给艺术人士去做。专业人士或者艺术家们尽可能出各种各样的方案,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书记要做什么?最后把关就好了,选择权或者说决定权在书记手里。更进一步,应在法律的框架里,简单两个字,合法。
总之,希望所有地方越来越美,人们的人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木田之光写于2025年4月15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