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第七季:科技照进人心,照出一脸荒唐
当别的剧集还在琢磨怎么“卷”人设、堆特效时,《黑镜》早已玩上了精神层面的“黑科技”。
这部剧从不靠爆炸场面吸睛,却总能让人看完之后沉默良久,甚至怀疑人生。如今,它第七季强势回归,五集短短上架,却是“刀刀见肉”,每一集都像在灵魂深处按下一个电击按钮。
别问,问就是——《黑镜》回来了,依旧毒辣、依旧黑。
想象一下,你正窝在沙发上准备摸鱼刷剧,结果电视里播出的,竟是你的人生实录——而你压根没授权。
主角Joan,一位外表平平、内心翻涌的职场女性,某天打开流媒体一看,发现一部叫《Joan出事了》的剧,女主不仅叫Joan,还长得像Salma Hayek版的她,剧情还原度高到令人发指,连她吃汉堡时嘴角沾酱都没放过。
这是讽刺吗?不,这是预言。
AI生成内容、用户协议陷阱、数字形象被无底线利用……这一切听起来像科幻,却几乎已成为现实。我们每天点击“同意”时,有没有想过,我们究竟交出了什么?
当Joan选择“反抗”,她砸的不只是剧本里的摄像头,而是我们所有人被动生活的隐喻——我们早已活在别人的剧本里,只是不自知。
谁还记得《黑镜》第三季里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纪录片《洛克·亨利》?现在,这个故事有了续集,而且比第一部还要“毒”。
这一次的焦点不再是案件真相,而是——人们对“真相”的饥渴。
《洛克·亨利归来》深挖纪录片背后的“造神”机制:真实、恐惧、暴力、好奇心,最终都会被剪辑成可贩卖的故事。而观众?早就从“同情者”沦为“食人者”。
导演在镜头外笑了笑:“你们要的,不是正义,是狗血。”
而我们,笑着点开了播放键。
小时候的你,怕过什么?布娃娃?夜晚?角落里的黑影?
这一集的主角,曾在节目中被一只傻萌吉祥物“小胖”恐吓到心灵受创。多年后,他长大成了一名AI动画师,却要被迫“复刻”这只他最恐惧的角色,做成一部新动画。
讽刺吗?童年的噩梦,如今成了饭碗。
但更恐怖的是:AI已经不仅能复制你的创作,它还能复制你的创伤。你以为你在操控程序,其实,是它在塑造你。
从前是“你永远战胜不了童年阴影”,现在加一句,“尤其是当它升级为高清版的AI角色。”
一觉醒来,全世界变了样——媒体变成了一种控制人民思想的宗教,新闻主播变成了“牧师”,播放的不是事实,而是“信仰”。
你不同意?那你是“异教徒”。
这一集用极其冷峻的手法告诉我们:当新闻不再传递事实,而是贩卖情绪,控制信息便等于控制一切。
现实呢?看看我们手机推送的新闻标题:要么骇人听闻,要么热血沸腾,中间那部分——理性、冷静、真相——正在消失。
如果你能回到过去一晚,你会改写什么?
主角是一位“时间漫游者”,每天都能返回前一天,却选择用这项能力去打拳、追仇、乱斗。最终他明白:不是过去改变未来,而是你改不掉自己。
时间旅行不稀奇,稀奇的是你永远带着那个原来的自己。
《黑镜》拍的是科幻,但这集特别“人类”——再高科技的手段,也拯救不了你不想改变的灵魂。
第七季的《黑镜》,在科技的外壳下,装的仍然是人性的谜团与荒唐。
它不再执着于高概念的“未来科技”,而是精准切入我们身边已经发生的事:AI、媒体、网络、身份焦虑、童年阴影……这些都不是明天的问题,而是今天你正在面对的现实。
这一季不炫技,不装深,只是轻轻一照——你看见了谁?你怕的,又是谁?
愿你刷剧时能笑,刷完后敢想。
毕竟,活在这个比《黑镜》还像《黑镜》的世界里,我们最该保持的能力,是看清自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