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幕后秘闻:葛优差点被换角,冯小刚每天改三版剧本?

陆紫光 3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1991年,25集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以《人间指南》杂志社为舞台,用辛辣台词解构国企改制、下海潮等社会热点。导演赵宝刚最初因葛优“长相不够正派”拒绝其出演李冬宝,编剧王朔力排众议:“葛优那张脸往那一摆,不说话都是戏!”果然,葛优凭借“假正经”风格一炮而红,他即兴发挥的“何必同志”台词更成为年度流行语。

葛优饰演的 "李冬宝" 堪称全剧灵魂,但这一角色差点与他失之交臂。据剧组人员回忆,葛优最初因接拍电影《大冲撞》而拒绝邀约,甚至被圈内人视为 "不识抬举"。关键时刻,编剧冯小刚联合王朔冒雨登门,以 "剧本是照着你写的" 为诱饵,最终打动葛优推掉配角戏份。

这 背后,是冯小刚对演员特质的精准捕捉。李冬宝的 "贫嘴" 与 "蔫坏" 与葛优的慵懒气质高度契合,其标志性的 "葛优瘫" 甚至被直接写进剧本。剧中李冬宝与戈玲(吕丽萍饰)的 "办公室暧昧",更成为 90 年代都市情感的经典符号。

      鲜为人知的是,冯小刚作为编剧之一每天被王朔逼着改稿,曾因一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反复推敲三天。该剧拍摄期间遭遇资金危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抵押办公楼贷款200万才完成制作。谁料播出后收视率飙至67%,连带主题曲《世界很小是个家庭》登上春晚。如今再看剧中“征婚诈骗”“气功热”等桥段,仍是9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鲜活切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陆紫光

陆紫光

没什么特点,就是爱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