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饭店坐1小时未动筷,老板一个举动保住30万,结局令人意外

微观史纪 1天前 阅读数 31 #国际

文 | 微观史纪

编辑 | 微观史纪

前言

什么时候去餐馆不吃饭还要被老板警告了?四川一餐馆里母女点餐后整整一小时未动筷,只顾低头盯着手机。

这反常一幕被老板察觉后,他居然直接喊来了警察,本以为这个事情传出后,网友会一致讨伐他。

结果没想到他竟意外的救下了30万,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对母女当时盯着手机是准备做什么?

餐馆老板报警

都说开店做生意讲究个“眼观六路”,四川广元的餐馆老板罗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双每天盯着客流的眼睛,有天能救下一个家庭的半辈子积蓄。

那是四月下旬的一个中午,饭点的餐馆里人来人往,服务员端着热菜穿梭时,突然注意到靠窗卡座的一对母女有些不对劲。

桌上三道菜摆了整整一小时,筷子却原封不动搁在碗边,两个人只顾低头戳手机,嘴里还时不时冒出“验证码”、“银行账户”这样的词。

罗先生一开始没太往心里去,年轻人吃饭玩手机是常态,直到服务员第三次提醒“菜都快凉成冰块了”,他才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儿。

自己开了五年餐馆,见过等人玩手机的、聊天玩手机的,可从没见过点了菜整整一小时不动筷子,只顾低头戳手机的主儿。

他假装收拾邻桌餐盘,慢慢往卡座蹭,这不凑近还好,一凑近耳朵就被“中介验证账户”、“银行卡号”这些词儿给扎了,这话术咋听着跟社区反诈讲座里说的诈骗套路一模一样?

罗先生喉咙动了动,想开口叫停,又把话咽了回去,现在人戒备心都重,万一人家真是在办正事儿,自己冒冒失失插嘴,指不定得挨顿数落。

可当他看见闺女把手机屏幕转向母亲,银行APP里的余额数字明晃晃跳出来时,后槽牙一咬,还是往前凑了凑,含含糊糊说了句外头骗子多,让她们留个心眼。

母女俩抬头扫了他一眼,没搭腔,又低头跟手机那头聊上了。

换作别人,可能也就算了,但罗先生脑袋里突然闪过社区民警放的那些案例,多少人就是因为旁边没人多嘴这一句,最后连棺材本都没了。

他转身走到收银台,盯着母女俩的背影直揉眉心:不管了,就算被骂多管闲事,今天也得管这摊事儿。

说完他拔腿往店外跑,掏出手机时手指都在抖,按110的时候心里直打鼓,既怕自己看错闹笑话,又怕万一真看对了,耽误一秒钟就是几万块钱没了。

后来有人问起他为啥敢管这闲事,他搓搓手说,就是觉得俩人状态不对,再加上社区老讲反诈,多少记了点猫腻儿。

这话听着普通,却戳中了一个理儿:哪有什么天生的警惕性,不过是平时多听了两句宣传,多留了个心眼,再加上那么一点点“爱管闲事”的热乎劲儿罢了。

骗子如何编织迷网?

要说这对母女为什么会在餐馆里做出这么反常的举动,还得从女儿张某的一次网络交易说起,张某平时喜欢玩游戏,想着把账号卖了换点零花钱,没想到刚挂出信息,就遇上了一个“爽快买家”。

对方一口答应高价收购,但提出“为了保障交易安全,得通过中介走流程”,涉世未深的张某没多想,就加了所谓“中介”的联系方式。

这“中介”一上来就说得煞有介事,声称需要张某先支付3199元“验资款”,证明自己有交易诚意,钱第二天就会原路退回。

张某犹豫了一下,但想到账号能卖个好价钱,还是咬咬牙转了账,第二天,她准时找中介要钱,却被告知“微信收款码有问题,无法退款”,需要提供亲属的银行账户进行操作。

这时候的张某已经慌了神,满脑子都是怎么追回自己的钱,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正在一步步走进骗子的圈套。

骗子的套路其实并不新鲜,总结起来就是“致命三连击”:先用小利诱惑你入局,再用焦虑让你乱了阵脚,最后通过技术手段完成收割。

放在张某身上,“验资款”是诱饵,“退款失败”是施压,而“屏幕共享”就是收割的镰刀。

当她按照骗子的要求打开屏幕共享功能时,手机里的一切操作都被对方看得一清二楚,包括母亲王某的银行卡号、余额,甚至是实时收到的验证码。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警惕:骗子在转移资金时,采用的是“蚂蚁搬家”的方式,分多笔转走6万余元。

这种做法就是为了避开银行的大额交易预警,等到受害者发现不对劲时,钱已经被拆解得差不多了。

而王某账户里剩下的30万元,就像放在骗子眼皮底下的肥肉,只要再给他们几分钟,就能通过同样的方式转得干干净净。

如何跑赢骗子?

好在罗老板的报警电话打得及时,广元利州警方接到消息后,不到十分钟就赶到了餐馆。

推门一看,母女俩还坐在卡座上,张某的手机正对着王某的脸,屏幕上显示着“正在进行屏幕共享”的提示,骗子的声音从听筒里隐隐传出:现在把收到的验证码告诉我,马上就能完成退款了。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民警一个箭步冲上前,手掌重重按住张某正要输入验证码的手背。

突如其来的动作让母女俩身体同时一震,王某目光慌乱地看向民警胸前的警号,嘴唇微动似在确认身份。

民警迅速从内兜掏出警官证展开,同时侧身挡住餐桌边的插座,果断拔下手机充电器切断网络连接。

屏幕瞬间暗下去的刹那,张某肩膀剧烈颤抖起来,泪水大颗大颗往下掉,喉咙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呜咽,反复呢喃着对方承诺退款的话。

顾不上安慰母女,民警立刻联系广元市反诈中心,启动紧急止付程序。

根据张某提供的银行账户信息,反诈中心和银行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地追踪资金流向,发现王某账户里的30万元正在被拆分成多笔小额交易,准备通过不同渠道转移。

好在止付指令及时下达,银行系统迅速冻结了账户,这才让这笔钱保住了。

事后,反诈专家提到一个关键细节:屏幕共享功能相当于把自己的手机变成了骗子的“透明手机”,他们不仅能看到你输入的密码、验证码,甚至能远程操控你的手机进行转账。

很多人以为关闭共享界面就安全了,其实不然,骗子可能已经在后台植入了木马程序,继续窃取信息。

而验证码作为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泄露,几乎没有挽回的余地。

结语

这场未动筷的午餐,最终成了一堂鲜活的反诈课,餐馆老板罗先生用一次“多管闲事”的果断报警,为陌生人保住了30万元血汗钱。

有人说他运气好,可这份“运气”背后,是社区反诈宣传的日常渗透,是普通人对身边异常的本能关注,更是面对潜在危险时不愿冷眼旁观的善意。

30万元的成功拦截,不是终点而是提醒:反诈防线的牢固,需要每个普通人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如果你是老板,你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1. 母女就餐1小时未动筷老板报警 老板一个举动保住30万,2025-05-16,金羊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微观史纪

微观史纪

一位专注于有趣事件分享的好玩博主,来了就莫走了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