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山丨刘邦功绩大于秦始皇——新视角读《汉书》之十二

真言贞语 3天前 阅读数 2 #推荐

刘邦功绩大于秦始皇

——新视角读《汉书》之十二

文/宋玉山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秦始皇称为千古一帝。然而,通过读《史记》《汉书》,笔者认为,刘邦的功绩大于秦始皇。当然,这仅是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敬请读者批评。

说刘邦功绩大于秦始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刘邦开创了布衣皇帝之先例,塑造了奋斗成功的人生典范。

刘邦与秦始皇的出身和起点,有着天壤之别。秦始皇出生于秦王之家,十三岁便继承王位,轻轻松松当了秦王。虽然年少,但有吕不韦辅佐他,按《史记》记载,吕不韦实际上是他亲爹,自然对他尽心尽力。当时秦国已经十分强大,他的王位十分牢固。这些,都为秦始皇建功立业提供了别人不可企及的有利条件。

刘邦则出身平民,处于社会底层。他是经过个人努力,身经百战,历经艰险,才登上皇帝宝座的。刘邦的经历激励人们:只要不屈不挠,敢于拼搏,就能获得成功。陈胜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则通过个人的实践,诠释了“皇帝宁有种乎。”

第二,刘邦是在乱世之中白手起家,依靠高明的谋略和手段取得天下。

秦始皇的功绩之一,是平定六国、统一中原,但是,他是在祖先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秦国在春秋时期就是“五霸”之一,后来,商鞅变法使秦国更加强大。在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时期,就开始了对六国的兼并战争。秦昭王攻占了韩国、魏国、楚国大片土地,并在那里设置了郡县,又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兵,使赵国一蹶不振。楚怀王去秦国访问,秦昭王竟敢把他扣留,可见当时秦国之强大。

到秦始皇时期,天下统一的趋势已经形成,韩国、魏国早已称臣服软,赵国元气大伤,燕国弱小,秦始皇没费多大力气就把他们灭了。秦只是与楚国打了一场硬仗,齐国也是不战而降的。所以,平定六国、统一中原,是秦多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个功劳,不应该全记在秦始皇一个人头上。

刘邦则不同,他的祖先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基业,他是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全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刘邦夺取天下的重要原因,是特别善于用人。当时的“汉初三杰”“汉初三大名将”,都是顶级人才,全都聚集在刘邦周围。在那个战乱年代,人才都是“择主而行”,如果刘邦没有两下子,这些顶级人才能听他的吗?刘邦能够驾驭这些人才,说明他比这些人才更高明。

刘邦手下有个叫王陵的将领,王陵的母亲被项羽捉去,逼她劝儿子投降。王陵母亲却告诫王陵:“项羽残暴,汉王宽厚,你千万不能弃明投暗。”为了坚定儿子的决心,老太太竟然一头撞死了。这表明刘邦有相当大的人格魅力,一大批人愿意死心塌地跟他打天下。

第三,刘邦是真正统一中国的人,将中国带入长期和平稳定的新时代。

综观中国历史,春秋战国五百多年来,战争不断,人民饱受苦难。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可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并没有真正统一起来,所以,只过了短暂的十几年,天下又乱,六国死灰复燃,秦朝的“大一统”荡然无存。

经过三年反秦战争,项羽主宰了天下。项羽大开历史倒车,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结果重燃战火,天下分裂,被称为“后战国时代”。在这历史紧要关口,刘邦兴兵,打败项羽,剪除诸侯,真正统一了中国。如果没有刘邦,中国恐怕又要回到春秋战国的混乱状态。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以后,国家没有再出现大的分裂,也没有发生大的内战,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保持稳定长达二百多年。

第四,刘邦建立了实质性的中央集权制度,保证了国家长期统一。

秦始皇的最大功绩,是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然而,郡县制并不是秦始皇发明的,早在商鞅变法时,就把秦国设置成了四十一个县,到秦昭王时期,又设置了郡。所以,这个功劳也不能完全算在他一个人身上。当然,秦始皇坚持推行郡县制,功绩也是很大的。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实际上是形式上的,并没有对六国实行真正有效的统治。所以,陈胜一起义,郡县制就瓦解了,中央集权也消失了。

刘邦则不同,他在自己势力能够达到的地方,设置了郡县;在自己势力暂时达不到的地方,设立了诸侯。这种郡国并行的制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他的统治。刘邦设立诸侯王,与过去的分封诸侯有着本质的区别,诸侯国的丞相等高级官员,都由中央政府任命,诸侯国的权力大大缩小。所以,西汉时期,中央的权力和实力,是诸侯国不能相比的,即使是七个诸侯国联合起来,也不是中央政府的对手。所以说,实质性的中央集权,是从西汉开始的。

第五,刘邦开辟了新的治国之路,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强盛。

秦朝长期实行法家治国,崇尚暴力和严刑峻法,把天下百姓当作奴隶。刘邦出身平民,深知百姓疾苦,所以,他反对秦朝“暴政”,建国后开始实行“仁政”。他称帝不久,就颁布了“复故爵田宅”令,让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民众各归本土,恢复原来的爵位和田宅;他下令减轻田租,十五税一;因饥饿而自卖为奴的人,一律免除奴隶身份;抑制商人,鼓励农耕,发展经济,实行轻徭薄赋。这些措施,为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奠定了基础。经过“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西汉达到强盛,国土面积是秦朝的两倍,人口翻了两番,大汉威名远播到西亚、罗马一带。

第六,刘邦是汉族的伟大开拓者,为汉民族和汉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之名,就来源于汉朝。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就说过:“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汉族来源于上古时期黄、炎部落的后裔,在秦汉时期形成了统一的民族。秦朝时间很短,主要在汉朝形成了“文化共同体”,刘邦对汉民族的形成功不可没。刘邦开启了封建帝王祭孔的先例,提高了孔子的社会地位,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朝创造的大汉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刘邦对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曹植说:“高祖雄才大略,古今之鲜有,历世之稀睹。”苏辙说:“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不可及也。”辽太祖因为敬仰刘邦,干脆随刘邦姓了刘。毛泽东说:“刘邦是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

外国人对刘邦的评价也相当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造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代,并以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约瑟·汤恩比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曾代表英国政府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会议,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秦始皇建立了丰功伟绩,功不可没,但刘邦功绩大于秦始皇,把刘邦也称为千古一帝,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简介】宋玉山,山东沂南人,1956年生,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茌平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农工部副部长,王老乡乡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聊城市委组织部科长,聊城市委办公室科长,茌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聊城市统计局长,聊城市教育局长,甘肃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山东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省委新闻发言人,山东省人大常委等职。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高校特聘教授。2019年退休后,撰写《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共13册、300万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喜马拉雅平台将该书以“精读中国历史”为题播出,目前听众达2.1亿人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真言贞语

真言贞语

和文字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用诗歌陪伴灵魂梦游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