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27年,中吉乌铁路正线工程开工!对中国的战略价值有多大?
苦等27年,中吉乌铁路正线工程终于开工,这也就意味着这条铁路的所有争议都已经彻底解决,那么,这条铁路为什么被搁置了这么多年,才尘埃落定?我国又为何一定要修这条中吉乌铁路?

中吉乌铁路是一条联通三国的跨境铁路,起点位于我国新疆喀什,经吐尔尕特山口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向西经贾拉拉巴德,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线路全长616公里,中国境内长213公里,最长的一段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长341公里,占线路总长的55%以上,剩下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非常短,只有62公里。这条铁路需要跨越地势险峻,环境恶劣的帕米尔高原,打通天山山脉等高大天险,建设难度可想而知,或许1997年中吉乌三国刚刚签署合作备忘录时,我国的铁路技术尚不成熟,这样的恶劣环境,对于我国来说,确实有难度,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基建实力突飞猛进,不仅建起了新藏铁路、宜万铁路等一系列难度巨大的交通要道,铁路技术也逐渐名扬海外,既然如此,中吉乌铁路为什么还是拖到现在才开工呢?
首先是来自俄罗斯的压力。中亚地区一直被俄罗斯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加上现开通的亚欧大陆桥,都是从俄罗斯过境,俄罗斯不愿意轻易放弃亚欧大陆铁路运输的主导权,但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亚欧地缘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俄罗斯为重整地缘关系,调整战略,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这才在中吉乌铁路上松了口,但紧接着这条铁路又面临着新的难题。

一个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南北因天山山脉形成天然阻隔,导致该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南北方都希望这条铁路能够从自己区域经过,为此争论了很久,最终决定走北线方案。另一个就是轨距问题,由于中亚地区的现有铁路大部分都是苏联时期修建的宽轨,轨距为1520毫米,但我国境内铁路则是1435毫米的标准轨,这也是国际通用轨距,土耳其、伊朗,以及欧洲大部分国家采用的也都是这一轨距,包括我国建设的中老铁路、帮助沙特建设的铁路也都是采用的标准轨距。
中吉乌铁路如果也采用标准轨,未来接入欧洲也更加方便,但在吉乌国内就没有办法与其他铁路并轨,并且修建一条全新的标准轨铁路投入成本也更高,为此又争论的很久,最终我国做出一定让步,决定采用标准轨+宽轨相结合的模式,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马克马尔设置换装场,从我国到马克马尔路段采用标准轨,马克马尔到终点则采用宽轨。在扫清一切障碍后,中吉乌铁路项目在今年4月29日正式启动主线工程,预计建设工期为6年,2031年才能通车。既然建设这条铁路如此费劲,为何我国还是要修建呢?

首先,中吉乌铁路是新亚欧大陆桥南线的关键初始段,建成后,中国至中东以及欧洲的货运路线将缩短900公里,运输时间可节省大约1周左右。并且还能绕开俄罗斯,一方面减轻现有中欧班列的运输压力,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中亚、中东、欧洲的运输效率,另一方面也为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更多安全保障,避免因地区冲突或地缘格局的变化,影响正常运输。
其次,中吉乌铁路作为中欧陆路运输的关键一环,还有助于我国绕开马六甲海峡,减少对传统海运航线的依赖,比如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事件,都对传统海运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打通亚欧陆上走廊,也是为特殊时期下维持正常贸易运作提供的重要保障。

另外,中亚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关键点,中吉乌铁路的建设有助于我国扩大在中亚的影响力,未来还可与中巴经济走廊相连接,为我国新疆向南进入印度洋,打通一条关键通道,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亚欧、印度洋等地区的区域合作性。
未来,这条中吉乌铁路不仅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强化地缘战略,还有望成为重构亚欧物流格局,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的关键一环。
虽然这条铁路迟到了27年,但对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球枢纽”转变意义重大,未来这条铁路究竟将如何为“一带一路”注入持久动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