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疑问:阶级固化,真的会让一个王朝长治久安吗?
在历史上,总是有一群人用别人失败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验证成功。而这种东西就是权术和阶级固化,而如果要论阶级固化,满清毫无疑问就是古代阶级固化的顶峰。一方面阶级固化形成,八旗子弟每天坐在百姓的头上坐吃山空,百姓不仅没有觉得不妥,反而将其归咎于他们祖上几代的努力,而这样愚昧的思想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知府以上基本就是蒙满贵族的轮流坐庄,百姓的升迁通道。比如大名鼎鼎的刘罗锅,他的父亲就是乾隆时期的刘统勋。
而对于百姓而言,他们的思想已经出现了麻木,明朝末年两千万两百姓的赋税让他们怨气绯天,而满清的四千万两赋税让他们接受的心安理得。百姓已经失去了反抗意识,同时奴性思想已经在他们内心扎下了根,而按理来说满清应该长治久安了吧。但清朝真的长治久安了吗?事实上并没有,从满清建立之初到满清灭亡,它压根没有一个稳定的版图。从入关到三藩之乱再到天地会、洪门以及白莲教,后来又到准葛尔起兵再后来就是太平天国,清朝永远在平息战乱。而愚昧会增加一个王朝的欲望,但却会减少一个民族的文化。
同样的民族在满清百余年固步自封,但却在满清灭亡二十年里人才辈出,建筑方面有童第周、詹天佑等人才,文学方面有老舍、沈从文、郁达夫等人,科技方面有后来的钱学森、陈建功、华罗庚、李四光等人才。教育方面更是出现了蔡元培、梅贻琦等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放在满清,就是随便一个放在今天,那也是泰斗级别的存在,这还是军阀混战时期,而且经济更是腾飞,山东印染业以及荣氏面粉厂和张裕葡萄酒都是享誉盛名的存在,我们要知道当时的三星还只是一个外贸贩子而已。
很多人觉得阶级固化就像机器一样各行其道,但却忘了人就是人。对于没有未来的人而言,会出现两种分歧。没有野心的人会躺平麻木,然后科技、经济等方面会全方位衰落。对于有野心的人而言,他们会将利益成为最大的追求目标,因为他们懂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八旗子弟,因此整个朝政会堕落不堪,这也是几千年以来,为什么像和珅、严嵩这样的贪腐之徒会出现在这一时期,然后朝臣等腐朽又会影响统治阶级的腐朽不堪。然后就出现一种奇怪的想象:他们的经济倒退到了唐宋以前,但他们却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一方面对世界发展的一无所知,另外方面又是天下第一的迷之自信,这就是晚清百姓的以状态。
整个王朝而言,清朝的战力是最低的,而这种低也是必然的。当你实行阶级固化的时候,你就没百姓当过人,你没拿他当人,他们怎么会把你当人看呢?然后就在所谓康乾盛世时期,不管对准葛尔作战还是后来的对缅作战,清朝更是在对外作战以多败少,而且这还是一种常态,满清对准葛尔的用兵人数几乎能赶上准葛尔的人数了,而后期就更别说了,再没有湘军以前太平军几乎是屡战屡胜,而甚至到清朝灭亡,他们的八旗除了吸血百姓吸大烟以及欺压百姓外几乎就没有像样的战绩。
你能想象两万人的军队攻入一百多万军队的王朝吗?我们就连玩游戏都不敢这么玩吧,但事实确实发生了,八国联军入侵时确实只有一万多人,后期增兵才到五万人。而我们再看这段历史,这对于百姓来说是灾难,但对于整个民族却是机会,老天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如果没有鸦片战争,那么英国就没有发现大清的资源。那么我们大概率就会被沙俄独吞,然后就会成为第二个海参威和乌东。本地人被屠杀、流放西伯利亚冻死以及像乌克兰灾荒一样给乌克兰提供煮熟的种子导致颗粒无收,而乌克兰发生灾荒后又拒绝任何人援助乌克兰,最终导致三百万人在饥荒中死亡。
然后在这边人口被销户的基础上将斯拉夫人移到这里,这基本就是常规操作。这也是乌克兰拼死抵抗的原因,如果他们占领乌克兰,那么白俄和车臣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他们会像海参崴一样被种族消亡。因此满清的阶级固化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而已。如果没有自欺欺人,起码可以和汉朝一样中兴强大,而有了阶级固化,整个民族成为了一潭死水,更为可怕的是像满清这样的运气并不是每次都不会有。历史上有很多曾经强大的帝国,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而今天他们还有吗?
王朝
而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英国和葡萄牙一样用自己的奶养别人的孩子,而纵观历史,阶级固化带来的是一个王朝的灭亡。翻开二十四史,每个王朝的结局随处可见,而你可曾有一页记载哪个王朝因为阶级固化而走向强大呢?人不是机器,更不是数据,用数据和机器的标准对待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这是对生命的践踏。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大多挺不过二十年呢?就是因为企业老板迷信数据,欺压中层把员工当机器一样压迫,当他们沉醉在这些两本增效的管理上时,他们怎么有精力研发技术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