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强娶夏侯渊13岁侄女,生下两女成刘禅皇后,最终保全刘备血脉
由于曹操祖父曹腾是宦官,曹操父亲从夏侯家被收养到了曹家,所以曹操有曹家、夏侯家两大亲族。曹操起家时,最得力的四员家将分别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
这些人中夏侯渊出身最为贫寒,夏侯渊有多穷?
把幼子的口粮省下来,养活已故兄弟的孤女,结果把自己儿子饿死了!
时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魏略》
可见夏侯渊对这个侄女的疼爱,夏侯姑娘也很懂事,年龄渐长之后不仅出落的愈发漂亮。也开始主动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伯伯夏侯渊的压力。
虽然后来的夏侯渊,已经成为曹营数一数二的大将,也不太需要夏侯姑娘劳碌了。
但夏侯姑娘做家务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直到十三岁那年,夏侯姑娘外出捡柴火,偶遇了路过的张飞。
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魏略》
张飞外表粗鲁,为人却是“粗中有细”,见十三四岁的夏侯姑娘青春靓丽,先拐跑再说。还知道打听人家家世,知道是良家女后,明媒正娶夏侯姑娘为妻。
这也是夏侯渊没有以此为仇,两家反而结下些恩情的原因。在古代,妻与妾的身份是截然不同的,张飞作为郭嘉口中的“万人敌”,当世名将并没有辱没夏侯氏。
两家关系的进一步亲密,是夏侯家遭遇灭家之祸。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杀死大将军曹爽,开始篡夺曹氏江山,夏侯家自然也不好过。
夏侯霸在危难之时,想起还有个妹妹嫁给了张飞为妻,以此逃入蜀汉避祸。
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儿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 ——《三国志》
此时张飞已经亡故多年,但张飞和夏侯氏生的两个女儿,都做了刘禅皇后,所以刘禅对夏侯霸极尽礼遇。
不仅亲自设宴接见夏侯霸,还在宴会上对夏侯渊之死专门解释:“你父亲是死于沙场之上,这是军人的荣誉,而且也不是我先人杀的,还望你忘记旧恨”。
又指着自己一群孩子,对夏侯霸说:“我的这群王子们,也都是你夏侯家的外甥。既然来了就不要见外,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就行”。
刘禅的礼遇,让夏侯霸感动非常。他没想到上辈人的一桩姻亲,在夏侯家势孤来投时,作为皇帝的刘禅会如此重视自己。
所以终夏侯霸一生,都没有离开蜀汉,而是跟着大将军姜维,开始了一次次北伐,直到因病去世。
宿命就是如此玄奇,夏侯渊时代刘备是曹操最大的敌人,甚至夏侯渊本人都是被黄忠斩杀在了定军山。
但张飞一桩姻亲,让夏侯霸走投无路时,来到蜀汉成为刘禅肱骨之臣,又和姜维一起开始了北伐曹魏。
究其根源,是自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已经逐渐壮大,简简单单魏、蜀、吴三方势力,是无法道明这些人复杂关系的。
世家之间互相联姻,亲戚套亲戚、关系套关系,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选择。比如诸葛家,诸葛瑾在吴、诸葛亮在蜀、诸葛诞在魏!
家族之间各种复杂关系的联系,天然降低了战争烈度,很多中上层贵族都有了退路,这在客观上也降低了统一天下的难度。
比如重用邓艾、钟会灭蜀的司马昭,他哥哥司马师娶的也是夏侯家的夏侯徽。
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夏侯家,刘禅和司马家多少也是有点亲戚关系的,这恐怕也是刘禅投降的如此没有心理负担的原因。
刘禅甚至连逃亡那种都没有逃亡,诸葛瞻父子兵败之后,直接就打开成都城门投降了。
而刘禅投降后的待遇也非常不错,除了留下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还有自己的安乐公府邸,和和美美生活到了病故,没有几个亡国之君有这样待遇的。
至于乐不思蜀的笑柄,亡国之君又在敌国洛阳,没有任何根基情况下,没有野心反而是一种大智若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