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开战第一波或酿成20万人死伤?岛内网友:打完直接一国一制
打仗永远都要死人,那么如果中国大陆最终选择了“武统”道路,岛内又将有多少伤亡呢?
根据一项据传来自于岛内武装的“相关智库”报告显示,一旦战争真的启动,预计第一波的攻势,就将造成20万左右的伤亡。
(岛内武装)
虽然这个说法,网传后来得到了岛内“高层”的辟谣,并表示,这20万的数字其实是到岛内第一波,能够动员的预备役兵力数字,实际上,这第一波的伤亡可能并不会有这么大。
但岛内民众纷纷对此表示疑虑,毕竟从实际情况来看,以目前两岸的军事实力分析,这样的数字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与其这样负隅顽抗,还不如直接“打完一国一制。”
(岛内武装)
伤亡数字不一定那么大也难怪岛内居民会如此担忧,因为现在的两岸军力悬殊已达到了令人咋舌的41比1。
在这样的军力对比下,如果岛内当局仍坚持倒行逆施,挑衅中国大陆,最终引发“武统”行动的话,那么等待岛内武装的,很可能是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
当然,这不一定代表岛内武装的伤亡数字,就一定能达到20万这个数字。
因为根据目前的互联网公开资料,岛内武装总兵力大约在16.5万至17万人之间,远远未达到20万这个数字。
当然,有人会提到,岛内还可以动员20万的预备役部队。理论上,伤亡数字确实有超过20万的可能。
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台岛是一个海岛,如果中国大陆发动“武统”,行动将以海空军作战为主。海空军是极度依赖职业军人和先进装备的军种。
一般来说,短时间内动员的预备役部队,训练水平相较于脱产职业军人来说,较为落后,很可能在战场上只能起到“填线”的作用,对于海空军来说,这些部队的补充意义并不大。
所以,海空军能够依赖的,主要还是现役部队,而非预备役动员兵力。
(岛内海上力量)
那么,接下来,再来看岛内的海战武装和空中武装。
据公开资料,岛内海上作战力量约3.8万人,拥有160余艘舰艇(总吨位约20万吨),包括4艘“基隆”级驱逐舰、22艘护卫舰和4艘老式潜艇。
空中作战力量约3.5万人,装备370余架战斗机,主力为140架F-16V、53架幻影2000和127架IDF“经国号”。
这不到8万的全部兵力,就是岛内海空作战的全部精锐。
(岛内空中力量)
由于台岛是一个岛屿,一旦这8万人全军覆没,中国大陆就可以随时围困封锁台岛,使依赖外部航运的台岛彻底陷入崩溃。
届时,岛内的近10万现役地面部队和动员的20万预备役,将彻底成为瓮中之鳖。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中国大陆决定开启“梧桐”模式,或许根本不用给岛内武装造成多大的伤亡,仅仅需要打掉这不到8万的海上和空中力量,就能给岛内当局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20万的伤亡数字,从某个角度来看,其实算是高估了。
那么,岛内海空武装中,谁最有可能与大陆军队爆发激烈冲突?答案是空中力量。
这不仅因为制空权对于战争的重要性,还因为岛内空中力量无疑是现有武装中精锐化最高、立场最顽固、对大陆心理优势最强的一支,甚至直到上世纪90年代,岛内空中作战力量仍具备侵入大陆领空进行侦察的能力。
1990年7月20日,岛内当局派遣2架RF-104G侦察机前往浙江路桥海军机场进行侦察照相任务,并派4架F-104G战斗机护航。
当时,浙江路桥海军机场已进驻一批大陆最新型的歼-8II战斗机。考虑到这个情况,岛内当局的这次行动无疑是对大陆军事部署的挑衅。
(RF-104G侦察机)
相较于地面部队和海上力量,岛内空中力量对大陆的威胁一直延续到90年代,他们对大陆的底气也更强,态度也最为强硬。
尽管目前随着歼-20和歼-35的服役,大陆空军已彻底占据绝对优势,可以随时碾压岛内空中力量,但心理感觉的滞后性使得岛内空中力量对大陆的心理优势依然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空中力量极有可能是岛内对大陆态度最为强硬的单位,也是最有可能负隅顽抗的单位。
所以,消除岛内空中力量的盲目自信和目中无人,便成为了一项必要的选择。
一旦这支岛内最顽固、最认不清现实的空中力量清醒过来,那么快速解决台岛问题可能就不再是一个难题。
而考虑到岛内空中力量总人数约为3.5万人,理论上,只要彻底消灭这3.5万人,便有可能皆大欢喜,岛内的伤亡数字根本不会达到20万这个惊人的数字。
而这还不是最乐观的预测,最乐观的预测是,由于岛内的这3.5万人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地勤人员,真正的作战人员数量只会更低,而且在大陆空军的绝对优势下,他们的抵抗可能很快就会瓦解,所以实际的伤亡数字甚至可能比3.5万更低。
但是这不代表了,伤亡数字就一定会低于20万这个数字。
因为前面做的很多预测,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模型:台岛作为海岛,对海运航运依赖较高,一旦海空力量丧失殆尽,岛内就会崩溃,然后彻底投降。
(解放军海军陆战队)
从这个假设来看,岛内伤亡数字低于20万,基本已是板上钉钉。
但假如奔溃以后,岛内当局仍然不识时务,竭力鼓动地面部队参与决战的话,那么这个数字,绝对超过会超过了20万之巨。
这一方面,是因为台岛采取全民兵役制度,可动员的预备役人数较多,仅第一波就可能有20万之巨。
第二方面,也是由于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因为很简单,台岛面积仅有3.6万平方公里,却有2300万人口,人口密度高得离谱。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如何小心避免,枪炮之下,伤亡惨重,都是制定好的结局。
再加上,台岛作为岛屿,自古登陆作战便是伤亡最惨重的作战模式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为了增强进攻的锐度,必定要加强火力覆盖,那么在中国大陆的东风快递,海军巡航导弹,空军精准打击的火力输出下,岛内力量发生再怎么惨重的伤亡,也并不奇怪。
只是这种潜在的伤亡,无疑是对两岸中国人历史上‘同室操戈’悲剧的再次回响。
岛内民众在目睹这一严峻现实后,无不深感忧虑,他们纷纷意识到,与其在绝望中负隅顽抗,不如明智地选择和平之路。
毕竟,为何要让无辜的百姓再次承受战争带来的无尽苦难与伤痛呢?
参考资料:
1、台海网《假想解放军2027年“攻台”?台退将:“台军”战机都来不及起飞》
2、台海网《无视战争新形态 “台军”未战先败》
3、海峡之声《操演“立即备战”、成立“捐血机构”,“台军”压力爆表根源何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