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狂赞《哪吒2》,评论区破防:有人痛骂“负心汉”

萌娘ACG研究所 6天前 阅读数 3 #动漫

4月13日,日本动画大师新海诚在X平台发文,盛赞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太精彩了”。他表示:“故事和角色都很棒,但最让我震撼的是整部作品的影像质量、充满创意的想法、宏大的规模与丰富的内容,从头到尾不断升级直到高潮。最重要的是,创作者背后那份执着的信念成就了这部精彩绝伦的电影。太厉害了啊……”

新海诚称,影片的画质堪称顶级,让他看得“目不暇接” ,他对影片中层出不穷的创意点和宏大场面赞不绝口,直言“真是令人震惊” ,最令新海诚动容的,是团队将这样一部动画做至如此高度的“执着信念” 。

截至发稿,影片全球累计票房已超155亿元人民币,暂列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3月14日日本超前点映9天票房破1亿日元,4月4日上映后追加IMAX版本,覆盖近三分之一日本影院。英国、德国等37个欧洲国家已陆续公映,并获当地观众热烈反响。

《哪吒2》不仅在国内票房大爆,更在国际市场展现了“中国动画实力”。然而国内外评论区均有人破防!X平台的评论区有人痛骂“负心汉”。

在游民星空新海诚盛赞《哪吒2》的原文下方,不少网友直接“破防”质疑:“无非是商业互吹罢了”“新海诚这种水平一般的导演看到哪吒震撼很正常”。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文化偏见与双重标准部分资深动画粉对国产动画依然存有刻板印象,容易将其与日本、欧美经典作品对比,认为国产水准“不够格”。当新海诚这样的“海外大师”转而盛赞国产,部分观众反倒觉得“不伦不类”“背叛了自己”,于是情绪化地贬低作品与导演。更有甚者,只捧海外、不待国内——这正是一种双重标准:同样的赞誉,换成日本或好莱坞电影就理所当然,一旦是国产便被怀疑动机。

“回音室效应”加剧群体极化在社交平台上,算法往往倾向于向用户推送与其观点相符的内容,形成“信息茧房”与“回音室效应” 。当某个群体内的主流观点是“国产动画不行”,成员就更容易看到、传播反对国产的声音,而忽视那些赞赏与客观分析的声音。时间一长,这种封闭的氛围反而强化了群体极化,使得“只喷国产”或“只捧国产”的声音更加尖锐。

观影兴趣与个人偏好任何影视作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有些人对神话题材、动画形式本身就缺乏兴趣;有些人更看重深度剧情、哲学思考,而非视听冲击。对这些观众而言,“震撼的画面”并非吸引点,他们自然会在评论区表达“没兴趣”“没感觉”的真实想法,这本无可厚非。

最后

先看再评:批评最忌“没看就喷”,观众应先完整观影,再结合自身偏好给出反馈。

尊重多元声音:既要理解那些被震撼的观众,也要包容“不对胃口”的声音。只有相互尊重,讨论才能真正深入。

抵制双重标准:对国产和海外作品都应保持同一套审美与评判标准,摒弃“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刻板印象。

新海诚的高度赞誉无疑为《哪吒2》带来了更多国际关注,但它也在社交平台上激起了观众对国产动画价值的再思考。或许,真正的进步,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突破,更在于我们能否用更包容和理性的态度,欣赏和批评每一部作品。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萌娘ACG研究所

萌娘ACG研究所

介绍二次元内容!盘点动漫相关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