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11岁男孩误吞100克金条,医生半小时“拆弹”成功

影视猴子 2周前 (04-10) 阅读数 0 #推荐
近日,一起令人揪心的儿童误吞异物事件在某医院上演:一名11岁男孩在玩耍时,竟将一块重达100克的金条吞入腹中,所幸医生及时出手,仅用半小时便成功取出,避免了悲剧发生。

当天,男孩在家中与小伙伴嬉戏时,偶然发现了家中珍藏的金条。

出于好奇,他竟将金条放入口中,不慎吞下。起初,男孩并未感到剧烈疼痛,只是有些轻微腹胀,家长起初并未在意。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男孩的腹胀症状并未缓解,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将孩子送往医院。

到达医院后,医生立即为男孩进行了X光检查。

结果显示,金条已顺利通过食道,滞留在了消化道中。由于金条体积较大,且表面光滑,医生初步判断其可能自行排出的可能性较小。考虑到金条若长时间滞留体内,可能引发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医生决定先尝试保守治疗,通过服用促排便药物,观察金条能否自行排出。

然而,两天过去了,金条依然稳稳地“待”在男孩的消化道中,毫无移动迹象。此时,医生意识到,必须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了。

经过详细评估,医生决定采用内镜微创手术取出金条。

这种手术方式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合儿童患者。手术中,医生通过胃镜将内镜探入男孩的消化道,精准定位金条位置后,利用专业器械小心翼翼地将金条取出。整个手术过程仅用了半小时,且未对男孩造成任何额外伤害。

术后,男孩被送入病房观察。

令人欣慰的是,他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次日便康复出院了。医生将金条归还给家长,并再三叮嘱他们要加强看护,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起事件虽然得到了圆满解决,但专家提醒,儿童误吞异物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日常生活中,像磁力珠、电池、硬币等小物件,都可能成为儿童误吞的“元凶”。家长应将这些危险物品妥善收纳,避免孩子接触。

一旦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家长应立即禁食禁水,并尽快送医。切勿盲目催吐或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早期就医、科学处理,是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

这起事件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医疗救援,更是一次深刻的儿童安全警示。家长们应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安全教育,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影视猴子

影视猴子

精彩影视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