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四川发现一汉人奴隶,彭德怀得知消息后,亲自前来拜访

悠然自得日记 1周前 (03-23) 阅读数 13 #推荐

1952年,四川凉山的土匪闹得厉害,鲁瑞林奉命带部队过去处理。鲁瑞林一到凉山就发现情况比预想的复杂多了。土匪活动猖獗,当地居民全是彝族人,根本不会说汉语。解放军里也没几个懂彝语的,跟老百姓交流都成问题,更别提发动群众了。

正当鲁瑞林为部队下一步行动发愁时,一个汉族农奴主动上门表示愿意协助。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来历后,鲁瑞林顿时神情紧张,立即派人向上级汇报。这个汉族奴隶为啥要主动帮咱们的部队?鲁瑞林一知道他的真名,为啥马上就向上级报告?这里面肯定有原因。鲁瑞林的反应说明事情不简单,可能涉及重要信息或特殊身份。这种反常举动背后,估计藏着不为人知的内情。

西南地区的剿匪行动进展不顺。1952年,西南地区虽然解放了,但那里地形复杂,深山老林里藏着不少势力,特别是大凉山那边。那地方跟外界联系少,形成了不少地方武装。解放战争时,一些国民党残兵也逃进了山里。这些人还经常派间谍出来捣乱,搞得周围地区不太平。大凉山的匪患日益严重,中央决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派遣鲁瑞林率领大量解放军前往凉山,专门负责剿灭土匪的任务。一到凉山,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里的问题远不止山匪那么简单,整个地区好像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农奴制依然存在。当全国其他地方被压迫的穷人纷纷站起来反抗时,凉山似乎被遗忘在了角落。

那时候的社会结构和旧社会没啥两样,依然存在主仆关系,穷人和富人差距很大。彝族的上层阶级不光使唤本族人当奴隶,有时还会抓汉人来干活,就为了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不少有钱人早就知道外面的情况,也明白解放军是干啥的。一听解放军要来大凉山,他们立马收拾家当溜了。虽然解放军很快解放了不少地方,很多奴隶也重获自由,但根本问题没解决。那些土匪和奴隶主只是暂时躲进了深山,要是没把他们彻底消灭,等解放军一走,他们肯定还会回来祸害老百姓,大家的日子还是不好过。鲁瑞林深知革命的重要性,决心彻底清除大凉山的匪患。由于解放军对大凉山地形不熟,他利用我军的长处,发动群众,希望得到当地人的支持,至少得摸清山里的情况。

鲁瑞林没想到的是,这次群众运动效果不佳。问题不在于他的能力,而是因为刚解放的奴隶只懂彝语,完全听不懂解放军说的汉语。解放军解救了这些奴隶,给了他们路费让他们回家。虽然语言不通,奴隶们明白解放军是好人,但他们帮不上忙,只能拿着钱离开。不过,有个奴隶却一直看着解放军,似乎有话要说,迟迟不肯走。解放军随口说了句“回家去吧”,怕他听不懂,还特意用手比划了一下。没想到这人居然用汉语回话了,虽然有点口音,但大致能听懂。他还问解放军是不是来大凉山剿匪的,解放军说是,他就趁机多聊了几句。聊着聊着,解放军才反应过来,原来他是个汉人。

解放军一听这消息,兴奋得不得了。接着又了解到这人已经在当地待了17年,对这儿肯定熟得很。士兵马上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上级。鲁瑞林听说找到了一个汉人奴隶,亲自过来见他,还拜托他给解放军带路。解放军请他协助剿匪,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聊着聊着,这位奴隶了解到解放军一直为百姓做事,忍不住感慨:"你们真不赖,跟当年的红军一个样,都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的好队伍。"

鲁瑞林听完忍不住笑了:“哥们儿,咱们以前是红军,现在叫解放军了。”“真没想到还能碰到你们,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红军了,以前我可是给红军摆渡的!”鲁瑞林一听,赶紧问:“您怎么称呼?”“我是帅仕高。”鲁瑞林一听这话,心里瞬间翻江倒海:"真没想到是您,我们找您找得好苦!"

支持红军在四川,解放军发现了一个汉族奴隶,这事直接引起了政府的注意,还亲自派人来接他。鲁瑞林发现这个汉族奴隶就是组织一直在找的帅仕高,马上报告了上级。大家都很激动,终于找到了红军的大恩人。这个普通的奴隶,怎么会成为红军的恩人?帅仕高和红军的故事,得从他年轻时候说起。他生在安顺的一个穷人家,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上学了。跟村里其他孩子一样,他从小就是放养,稍微大点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

帅仕高从小就比别的孩子会游泳,因为他家就在大渡河边上。他爸妈找了个老船工教他划船,想着学门手艺将来能混口饭吃。这小子天赋不错,加上年纪轻力气大,才十几岁划船的本事就超过了很多老船工。帅仕高不仅船划得好,还对河流的季节性和水下环境了如指掌,这让他比其他船夫更出色,成了大家公认的“船老大”。靠这门手艺,他频繁往来于两岸,家里的日子也因此改善了不少。帅仕高正要出门,突然看到村民带着一个穿军装的人朝他家走来。他心里一沉,以为又是国民党来抓壮丁了。之前几次,国民党见到年轻男子就直接抓走,幸好他当时在外面划船才逃过一劫。眼看那人越来越近,帅仕高赶紧躲进屋里,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发现。

帅仕高听到村民急切地敲门:“帅仕高,赶紧开门,红军有事找你帮忙!”他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己只是个划船的,能帮上什么忙?只要不是国民党找上门就行。他对红军了解不多,只听说他们不抓壮丁,还经常帮助穷人,村里不少人夸他们是好队伍。这么一想,帅仕高心里的防备也少了几分。红军一进门就开门见山,直言他们需要渡过河,想请帅仕高协助。帅仕高从未见过军人这么有礼貌,立刻对红军产生了好感,答应帮忙。他和红军敲定计划后,立即行动起来,挨个去找船夫,为红军准备船只。五月的大渡河正值汛期,航行风险比平时更大,这让许多船夫打起了退堂鼓。帅仕高并没有发火,而是耐心地开导他们,强调这是为红军出力。船夫们对红军早有耳闻,再加上帅仕高这位他们信得过的“船老大”亲自来做工作,最终大家决定接下这趟危险的活儿。

本地人主要用小船,每条船顶多坐20个人,船夫和船的数量也有限。想把几万人全运过去不太可能,刚运完一批就可能被敌人发现,他们会在岸边埋伏。我们的计划是先派一队人过去,悄悄摸到泸定桥,从后面打掉桥边的国民党兵,再让大部队从桥上通过。帅仕高带着70多个船夫负责护送红军过河。5月的大渡河水流又急又猛,连经验丰富的帅仕高也没法保证绝对安全。出发前,他仔细分配了任务,还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那天渡船一切顺利,没出啥岔子。对岸的渡口本来在国民党手里,他们压根没想到红军会突然杀过来,根本没准备。当国军看到满载红军的船朝他们冲过来时,守军赶紧开火。但红军可不怕这些,他们抄起家伙就拼命还击,毫不退缩。

我军迅速占领了渡口,帅仕高和同伴们一刻不停,马上返回运送部队。他们来回奔波,帅仕高已经数不清跑了多少趟。他的双手酸痛肿胀,几乎抬不起来,但他还是机械地划着船,确保红军安全抵达渡口。国民党发现红军控制了渡口,以为他们要从那里登陆,赶紧调兵增援。其实红军早就悄悄转移,直奔泸定桥去了。帅仕高忙完工作累得不行,一进门就直接躺下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沦为被奴役的境地。帅仕高协助红军顺利过了大渡河,哪知道之后的日子会这么难熬。帅仕高干完活就回家休息了,正睡得迷糊,突然听到有人敲门,还夹杂着他大伯的喊声。开门后,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红军主力已经顺利过江,国民党那边气得不行,正在抓那些帮红军划船的船夫。帅仕高的大伯催他快藏起来,他随手抓了些东西就跟其他船夫逃进山里。那些没跑掉的船夫被国军逮住后,全都给毙了,很多跟帅仕高关系不错的船夫都死在国民党枪下。国军早就听说这次红军能过河是“船老大”帅仕高安排的,可等他们赶到时,帅仕高已经溜了,国军就拿他的家人出气。

帅仕高的父亲因年迈体衰,在国民党监狱中受尽折磨后去世。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帅仕高心如刀绞,对国民党的暴行深恶痛绝。他决心投奔红军,但不知道红军的具体去向。由于在山里躲藏了很长时间,等他出来时,红军早已离开。帅仕高不知不觉走进了大凉山彝族的地盘。他不懂彝语,结果被山匪抓住,当成奴隶卖给了奴隶主。就这样,他开始了长达17年的彝族奴隶生活。在彝族社会,奴隶的处境极为悲惨,连基本的人权都得不到保障。以帅仕高为例,他在劳动时不幸伤到眼睛,原本只是小伤,却因无人理会,最终恶化失明。这种漠视生命的态度,折射出奴隶制度下人性的扭曲。

1952年,解放军终于来了。领导特别交代要好好照顾他。帅仕高把自己这些年对彝族地区的了解和地形情况都告诉了鲁瑞林,随后就坐上了政府安排的车,启程回家了。帅仕高回村那天,村里专门为他办了个"英雄归来"的庆祝会。按上面的安排,当地政府给他安排了住处,分了三间房外加一块菜园子,够他日常开销了。帅仕高的眼睛是在大凉山当奴隶时受的伤,要不是当年他帮了红军,也不会落得这个地步。组织对他的眼伤特别上心,专门安排他去大医院治疗。他住院那会儿,彭德怀正在四川搞三线建设,听说当年那个“船老大”帅仕高在医院,就亲自跑去看望这位红军的恩人。

当年他们一起过河时聊过几次,这次重逢就像老朋友一样,自然地谈起了往事。彭德怀代表所有成功渡河的战士向帅仕高表达了感谢。帅仕高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尽了本分,你们红军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政府的支持下,帅仕高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成了家,娶了媳妇,过上了普通人的小日子。不过,他的眼睛因为拖得太久,已经治不好了。1995年,帅仕高以84岁高龄离世。他生前总说,自己只是偶然帮了红军一把,没想到党组织一直记着他的功劳。在他看来,这份情谊正是老百姓应该拥护的。他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悠然自得日记

悠然自得日记

悠然自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