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征文展示 |《传统里的中国年》刘亦儒—089号
传统里的中国年
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
七年级刘亦儒
指导老师:赵晨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炸物的香气,中国年,便在这浓郁的传统氛围中,迈着欢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腊月的集市,是年的前奏。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摊位上的年货琳琅满目,春联红彤彤的纸张映着吉祥的话语,毛笔字力透纸背,那是对来年最质朴的祈愿;年画色彩鲜艳,胖娃娃抱着鲤鱼,寓意着年年有余;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果、坚果,包装精美,等待着人们带回家,分享甜蜜。集市上,讨价还价声、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闹的年之乐章。
扫尘,是年的开篇仪式。全家老小齐上阵,扫帚、抹布在手中挥舞,将一年的灰尘与晦气统统扫出门外。每一个角落都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窗户明亮得能映出人影。这不仅是对居住环境的清洁,更是对心灵的洗礼,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是年的高潮。一大早,厨房里就奏响了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主角,薄薄的面皮包裹着丰富的馅料,捏出漂亮的褶子,每一个饺子都包进了团圆与幸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家人围坐在摆满丰盛菜肴的桌前,举杯欢庆。长辈们笑容满面,给晚辈们发着红包,寄托着对他们新一年的祝福与期望。
饭后,一家人聚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让人捧腹大笑,也有得让人感动落泪。窗外,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如梦幻的花朵,将黑暗的夜空装点得五彩斑斓。守岁,是对旧年的不舍与对新年的期待,一家人谈天说地,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走亲访友。见面时,一句“新年好”,饱含着浓浓的情谊。孩子们蹦蹦跳跳,手中拿着糖果,欢乐的笑声回荡在大街小巷。舞龙舞狮的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龙身上下翻腾,狮子活灵活现,寓意着驱邪纳福,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元宵佳节,为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大街小巷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走马灯、荷花灯、兔子灯……让人目不暇接。猜灯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人们在灯下驻足思考,解开谜题时的那份喜悦,洋溢在脸上。汤圆在锅中翻滚,白白胖胖,咬上一口,软糯香甜,象征着团圆美满。
传统里的中国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底蕴,它是亲情的团聚,是文化的传承,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年的传统永远在我们心中熠熠生辉,成为我们心中最温暖、最珍贵的记忆。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联系“墨香悠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