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中医防治哮喘之道
5月6日是世界哮喘日。从中医角度看,哮喘是一种因痰伏于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其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
中医防治哮喘,强调辨证施治。发作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若患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此为寒哮,治法当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可选用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若喘咳痰多而黏稠,咯吐不爽,痰鸣,胸脘满闷,恶心纳呆,大便不实,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此为痰哮,治法宜健脾化痰、降逆平喘,方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还有诸多外治法。针灸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调和阴阳,常取肺俞、定喘等穴位,能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发作频率。穴位贴敷是将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如肺俞、膻中等,在三伏天等特定时期进行贴敷,能激发经气,调整脏腑功能,预防哮喘发作。推拿按摩可通过刺激肺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帮助缓解、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也需注意调护。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通风换气,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皮屑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增强体质。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诱发哮喘发作。中医防治哮喘,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通过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帮助患者控制哮喘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