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皇后相貌普通长龅牙还驼背,火车出轨现场一片狼藉
一组晚清老照片,再现100多年前的人与事。大家族男丁合影、街头的磨刀匠人、饱经风霜的城门、正在施工的铁路工程……被定格的影像,把我们带回那个剧变的年代。
广州乔东张家男丁大合影。
照片的拍摄地点为乔东张公祠,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乔东村,是当地张氏宗族的传统祠堂,用于祭祀、议事、婚丧典礼及家族教育,维系宗族制度,承载着家族历史记忆。至今仍存,已入选白云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成为研究岭南宗族文化与建筑的重要载体。
新式学堂。
这所新学校临时借用场地上课,在校生都是男孩。晚清是新式学堂的草创阶段,一时来不及建设校园,就借用祠堂、庙宇或其他闲置建筑充当教室;虽然设置了地理、音乐、数理化等新课程,因为缺乏师资,其实上课还是以四书五经为主,新课程成了摆设。
光绪皇后静芬。
光绪皇后是慈禧太后的娘家侄女,背景可谓显赫。但是,慈禧做主把她嫁给光绪帝,就是一个生活悲剧。从照片中能看出,她相貌普通,龅牙凸出,背部微驼,缺乏母仪天下的气质。既不受光绪帝的宠爱,也不能领导后宫,长期生活在孤寂、压抑的气氛里。
两位蒙古女子。
两人年轻漂亮(左一名为金蒑花),穿着华美的蒙古服装,很可能来自定居北京的蒙古王族。
天津的磨刀匠。
磨剪子磨刀,看似简单,实际上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在以前属于三百六十行中的一种,只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从业。比如,那个年代的菜刀都是手工打造,刀的表面不够平整,要铲平或磨光,根据刀的材质和硬度,所用的工具和手法也不一样。“磨剪子嘞、戗菜刀!”悠扬的吆喝声曾经响彻大街小巷,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几乎听不见了,这个行当正在消失。
玩博戏。
一群年轻人沉迷博戏之中,赌输赢、角胜负,不仅求得一种娱乐,更希望从中发财。墙壁上贴着“大杀三方”等条幅,希望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大赚一笔,但是这种零和游戏,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
北京崇文门。
崇文门始建于元代,饱经历史风霜,到晚清时呈现苍老斑驳的面貌。但是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崇文门也增加了新时代的元素,城楼下铺设了铁路。1901年,英军为强化对北京的日常控制,决定将铁路自京郊马家堡延伸到城内,使得铁路途经崇文门,直达前门。
正在建设中的芦汉铁路。
1897年,清廷重大工程——芦汉(北京芦沟桥至汉口)铁路分段开工。照片里的人物是筑路工人和外国工程师,火车为运输物料所用。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214公里,改称京汉铁路。
芦汉铁路上的火车事故。
事故发生在直隶省顺德府(今邢台)境内芦汉铁路(京汉铁路)线上。疑似火车过河时桥梁坍塌,机车与车厢几乎散架,现场一片狼藉。
芦汉铁路上的火车事故。
事故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铁轨被拧成了面条的形状,枕木偏移原位,货物散落一地。由于缺乏记载,损失情况和事故原因不详。清朝灭亡之前,随着京汉、京奉、津浦等铁路陆续开通,因为工程质量问题和管理不善,铁路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