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三大核潜艇基地
2020年3月,美国某防务观察家在网站上发文称,根据最新卫星云图显示,中国正在建造一个全新的核潜艇,虽然不清楚具体型号,但是性能能与西方最先进的核潜艇抗衡。
此人公布卫星照片称,中国某造船厂有圆形物体,长约20-30米,直径约为10米,他猜测应该是核潜艇零部件,中国如今服役最先进的是095,下一代推测应该叫096。
一:
一个外国军事观察者,凭借几部卫星照片,似像非像,就在网络上推测中国正在建造新一代核潜艇,只能说,中国海军在这方面的实力发展迅速,令国外军事内行感到恐惧。
按照我国军事习惯,军事武器的研发与制造是高度机密,对外绝对保密,即便外媒一遍又一遍地揣测和想象中国最新核潜艇的样貌,但是中国从来不会主动出来澄清和说明。
我国第一代核动力研究基地——九〇九基地,建立几十年始终对外界保密,直到2018年才第一次对外开放,外界第一次了解到这座新中国第一个核潜艇研究基地的样貌。
1958年中国与前苏联关系破裂后,原本两国合作的核潜艇项目也被迫停止,但是,我党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并未放弃核动力研究工作。
1960年以后,周总理力主我国要发展比两弹更复杂的核潜艇,1965年我国决定在三线建设区域四川夹江县南安乡,建设一个秘密研究核动力的基地,代号九〇九。
国家正式批准后,南安乡划出一块1.5万亩区域,规划建造生产区、生活区、娱乐区,开始建设九〇九核动力研究基地。
1967年开始,全国各地的人才开始聚集在九〇九基地,1968年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毕业生160多人动手搭建起草棚,开始建设20多米的厂房。
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建设的高星斗说,为了赶进度他们和当地村民一起劳动,开辟山路,建设办公区,干完工作回家还得生火做饭。
当年的九〇九基地没有自来水,所有人喝得都是池水,外出没有公路和铁路,只能徒步走出基地,为了寻找最好的地理位置,一个四人小队在周围山区寻找了几十遍。
观察这里山区一年四季的风向变化,为基地积累了最原始而宝贵的资料,一切基础工作准备就绪后,他们开始建设核潜艇陆上建设主厂房。
由于交通不便,60顿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运输成问题,无大型设备运输,所有人决定利用10余量大马力汽车依次排开组成车群进行牵引,就这样翻山越岭,走了十几公里运到基地。
二: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运到基地,安装又成问题,最后基地的人全部动员起来,用农村最原始的方式,挑着担子将容器部件一点一点运进建设主厂房。
随后,还得多人合作拉、拽、推、拖,将容器组装起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安装完毕后,所有人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核潜艇整体安装工作。
核潜艇的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堆舱里的铅块安装要求精度极高。必须分毫不差,否则核反应的射线会透过铅块发生泄漏,当年的安装人员条件简陋,也没有后来的防护服。
当年在九〇九基地工作的彭仕禄院士与赵仁恺院士都住在基地的平房区,和所有人一起工作,基地开放后,游客来到这里参观,发现两位院士居住环境简陋,在艰苦条件下完成工作。
1970年4月,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安装完成,随后这所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它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制的091核潜艇。
从1966年开始设计,主体系统到整体性能的设计,一共用了103张图纸,一边摸索研制一边建造,中间还曾建了一个1:1的微缩模型,在使用各种简陋材料组装后,
现场人员反复拨动,寻找不足与缺陷,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不少问题,为同期实体建造提供了经验,1968年长征1号在渤海造船厂进行试航。
同九〇九基地一样,渤海造船厂的地理位置在当时也很偏僻,1953年2月,我党根据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复杂恶劣的国际环境,提出海军要大力发展造船业,建造现代化船舶基地。
清末民国以来,中国的船舶厂都建在南方各省,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援助中国的项目,集中在东三省,于是,中国决定在东三省找地方建造船舶厂,苏联专家建议在葫芦岛建设。
葫芦岛位于辽宁,当时地理位置偏僻,发展落后,在这里兴建造船厂既方便苏联援助,也方便隐蔽,项目启动后,来自全国的行业骨干,聚集到葫芦岛,开始开发这里。
但是,造船厂开工没多久,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所有船舶制造专家,葫芦岛造船厂建设一度延缓,但我国军工面临必须克服的难题,因此,造船厂尚未建好,也得投入使用。
长征一号长100米,直径11米,总排水量5000吨,为了减轻航行摩擦力,它的外形建造成水滴型,艇首被做成纺锤型,由于整体呈黑,外形初步完成后,被戏称为“黑鲸”。
内部有七个舱室,指挥舱、前辅机舱、反应堆舱、鱼雷舱、后辅机舱、主机舱和尾舱,穿过各个舱门进入一个只能容下一人的圆孔,通过这里进入指挥舱,指挥舱布满各种电子设备。
长征一号总共能容纳官兵100多人,内部设有战士床铺,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张床铺宽50厘米,过道非常窄,只能容许一人通过,核潜艇上还配备有5平米的小厨房。
建设过程中,长征一号反应堆能够产生300摄氏度蒸汽,125000马力功率,运行速度为45公里每小时,携带24枚鱼雷,能同时发射6枚鱼雷。
三:
建好后,我军专门训练了一批战士来到葫芦岛进行试航,这些战士之前被派往四川九〇九核动力基地进行培训,当时长征一号已经基本组装完毕,正在进行调试。
1970年12月,长征一号被几十台小车顺着铁轨从葫芦岛大厂房开到船台,然后运到船坞一个特大型浮箱上,当浮箱被注满水沉入水下后,船坞开始缓慢引导核潜艇。
在下海之前,海军科六所又进行了一番调试,直到1971年长征一号开始进入系泊状态,1971年8月23日,正式下水试航,为了护航,它周围还跟随扫雷、猎潜、救生等舰。
下水后,艇长命令启用核动力航行,长征一号顺利试航后,渤海造船厂成了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由于是特殊年代,船厂的建设断断续续。
1982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对渤海造船厂进行了简易验收,从筹建到停工、再建、再停,历时26年,渤海造船厂终于建完。
渤海造船厂由于在建设阶段经历了长征一号核潜艇的首次试航,它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规模军工造船基地,是我海军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中国唯一能建造核潜艇的船厂。
2005年,英国某报纸称,通过卫星画面显示,我军正在海南省三亚建造新型海军基地,在这里生产航母和其他战力投放舰。法媒更称,中国海南的基地能够容纳20艘核潜艇。
还说,在大海之下,中国正在建造秘密军事设施,其中有一个地下海军基地,还信誓达旦地说,这里有一座桥梁,和一条深邃的隧洞和洞穴,中国正在这里秘密建造航母与核潜艇。
外媒猜测说,中国这个新建的海军基地,具备去磁系统,令外国声波定位仪很难检测到。外媒此番集体炒作,吸引了众多外国军事观察者的眼睛,他们把目光放入海南三亚。
通过卫星随时观察这里的一切,美媒更是将此猜测炒作的神乎其神,说海南三亚海洋下,有一条隧道引导潜艇进入,轻松躲过美军的侦查,进入南海。
美媒猜测说,三亚东南部有一个潜艇基地,进入21世纪后,我军又在三亚西部建造了另外一个潜艇基地,这里可能停放常规潜艇。南部停放设计出一个核动力潜艇基地。
美媒认为,三亚的“海军基地”具备核威慑力,核潜艇从这里向西太平洋发射弹道导弹,能够打到美国夏威夷,如果从太平洋中部发射,能够打到加尼福尼亚。
这些报道从21世纪初炒作到2020年,美媒甚至宣布,中国在海南三亚兴建的海军基地,那条能引出核潜艇的海底隧道,背后有一个只有在007间谍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海底洞穴。
如此炒作海南三亚的海军基地,外媒的说法有根据吗?他们无非是从卫星上看到了几个似是而非的照片,便猜测我军在海南三亚有所谓潜艇基地。
想当然的将其列为中国三大核潜艇基地,这种说法并不靠谱,中国的军事信息是绝对保密的,除了国家公布开放的核潜艇基地外,其他任何说法都不靠谱。
参考资料:
1:走进核动力院:从深海走向核能未来.2024-09-24.新华网
2:外国军事观察家臆测: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开造新核潜艇,型号不明.环球时报.2020-11-06
3:张铭睿.参观“长征1号”核潜艇第二课堂(C) . 2018.05
4: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九〇九基地.中国科协之声.2022-09-16
5: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生死试航.中国新闻周刊.2018-08-04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