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四面被海水浸泡,印尼钉子户为自救种植红树林夹缝求生

全球疯闻社 3天前 阅读数 8 #社会

“我真的愿意留在这里,我对这个房子还是很有感情的”,帕西佳对媒体说道。

帕西佳,现年55岁,目前居住在一个叫做雷霍萨里塞尼克的小村庄里,村子隶属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德马克县。

每天清晨,帕西佳会在一阵阵海浪声中醒来,听起来似乎很诗意。然而,只要打开房门,往外走两步,咸湿浑浊的海水就会没过你的脚踝。

四周除了海浪声,家里人有时聊天的交谈声,就没有更多声音了。趟着海水走出门去,到人去楼空的邻居家门口站一会儿。村里人的身影早已成为回忆,一波波脚底涌来的潮水诉说着曾经的过往。

在1970年的时候,这个小村子还是坐落在一片陆地之上。那时候,村民们在土地上种植着庄稼以及蔬菜,过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

随着气候变暖现象越来越严重,海平面逐步上升。号称千岛之国,有着8万1干公里海岸线的印度尼西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陆地面积在逐年减少,据统计,该国的海平面在1992年到2024年之间,以每年平均4.25毫米的速度在上涨,近几年来有越发加快的趋势。

渐渐的,这个小村子里的人们开始从种植转向了开设鱼塘等生意养活自己,一些人也开始陆陆续续地离开,到其他一些更好的地方谋生。

帕西佳一家没有离开的想法,但政府提出要建设海堤的宏大工程所需时间旷日持久,怎么办?自然的变化要用自然的方式来应对,帕西佳想到了红树林。

于是,在20年之前,帕西佳就开始了类似愚公移山般的工作。每天清晨,她都会划着用半个蓝色塑料桶改造的小船,前往照料已种植的红树林,并且种下新的红树苗。

种植过程是辛苦费劲的。

除了要搬运树苗外,还要浸泡到齐胸深的海水里,把树苗种下去。

就这样每一天每一天的坚持,到现在已经20年了,平均每年大约种植1万5干棵红树。目前红树林已经颇具规模,为这个小房子挡住了不少风浪。

在几年前,整个村子基本都搬走了,除了帕西佳一家,她表示并没有感觉有隔离孤独感,想要继续待在这里,有困难也要一个一个地克服。

目前,她和家里人主要靠捕鱼为生,每天需要坐船到附近的市场售卖。

日子过得很辛苦,又仿佛很满足,即使小房子每年因为海水上涨要多次调整房子下面立柱的高度。每天的午餐时间,一家人还是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或许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有困难,有无奈,但仍有希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全球疯闻社

全球疯闻社

分享全球新奇好玩儿新鲜事儿,章鱼哥带你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