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和Costco为何那么火?雷军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8月22日,西安迎来了西北第一家全球知名的7-eleven便利店(以下均为简称),巨头的进入彻底引爆人们的热情,自发式排队成为表达喜爱之情的最佳方式,仿佛干旱之后的春霖,走街串巷,争相传达着喜讯,进而产生“天下苦秦久矣”的错觉。
没过多久,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也迎来了血拼时刻。
8月27日,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超市Costco在上海开业,喜欢排队的市民蜂拥而入,10万的爱马仕一秒抢没,茅台瞬间脱销,由于门店不堪重负,最终被迫停业整改,直接推动了公司的股价,总市值达到1286.44亿美元。
在无数人看衰实体店的趋势下,还能如此火爆,证明了线下并不是一片荒漠。
01零售巨头实力压价
无论是7-11还是Costco,都自带光环,而且属于外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名气大了,就算卖的再贵,消费者也愿意去买,就像Apple。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两家公司的商品都在人们接受的范围内,甚至还比友商便宜。
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分钱一分货和物美价廉根本是两条平行线。在百货行业,性价比具有无与伦比的诱惑,而在数码、家电等领域前者则较为适用。
那Costco的商品为什么比别的超市还便宜?其中的秘诀就是会员制,截止2019年1月,该公司的会员已经超过9270万持卡会员,第二年续费率超过了90%。
正是因为会员,Costco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加上全球736家门店的巨大优势,就可以在产业链上控制成本,压低商品价格,形成专属优势。
其实国内已经出现了类似的企业,小米、网易严选、拼多多等都是代表。雷军较早前就公开点评过Costco,称该公司的信条是任何一个商品只赚1%-14%,然而整体成本高达35%。如何平衡,非常考验运营能力。
可能因为美国地广人稀的原因,消费者都喜欢囤货,所以Costco的商品包装都偏大,而且还便宜。这无疑会大大激发购买欲望。
Costco有自营商品,有自己的养鸡场,能够进一步控制价格,能够吃饱全家的一只火鸡,只卖4.99美元,真是超乎想象的便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ostco 品类较少,自然单品类的销量会很高,库存压力大大降低。国内的名创优品就是追随者。
在零售业,Costco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027-11和其他便利店
谈起便利店,许多人表示不屑,就是个小卖部,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如果把大型超市比作主动脉,那么便利店则相当于身体中的毛细血管,只有两者相互补充,我们的生活才能正常运转。
由于小巧的缘故,7-11在全球200多个国家的布局门店超过5万6千家,在2012年整体营收2928亿美元,利润在百亿级别。同年腾讯市值为588亿美元。
便利店品牌众多,如何区分,只有一个标准,7-11和其他。
上世纪70年代,日本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女性上班族往往回家没时间做饭,于是7-11推出大量即食性食品,顾客可以在店里吃,还有微波炉。
在日本,每3000人就会有1家便利店,7-11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里面什么都卖,甚至还能订机票,买到衬衫、领带,以及为老年人清洗房屋,换钥匙等超过50种便民生活服务,被日本人称为“国民生命线”。
为了让顾客随时取款,7-11还专门成立了银行,把ATM放到店里。就算搁到现在看,此行为实在过于疯狂。
和Costco一样,7-11也有自营,在全品类中占比达到了60%。在产业链方面,有163家食品加工厂专门为7-11供货,从生产、销售、市场各个环节打通,形成完善的网络,实时共享信息,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效率,同时也能够快速降低成本。
在店面加盟方面,总部承担80%的水电费和15%的耗材,为了维护品牌影响力,7-11有2500人的运营团队,每个顾问负责7-8家加盟店,进行考核评定,确保企业理念得到全面落实。
近年来,新零售之风成为潮流,7-11是必须要谈论的教科书级别商业样本。
03商业即宗教
某种程度上说,商业其实就是宗教。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够明白,Apple和Sony,也是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企业。两家公司都有超强的文化属性。只要看见那个logo,身体里面的血液就开始沸腾,不由自主的想买,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如今,价值观输出被众多品牌主动承担起来,形成一种震慑人心的威严感。只要我们提起,就会心潮澎湃。比如Nike、Adidas,毫无疑问,这些品牌已经成为无数人生活方式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想逃都逃不掉。
如果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企业自然离伟大不远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