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楼只能考出2个公务员”,竞争难度具象化后,比想象更残酷

胜男爸妈 2天前 阅读数 8037 #教育

很多家长如果真的有幸上过大学,在他们那个时代,还真就对公务员这种岗位不屑一顾。他们当时觉得公务员拿着固定工资,在当时社会地位也不算太高,多“没出息”呀,自己出去找工作才是正道。可谁能想到,短短二三十年间,考公已经成了当下社会最热门、最稳定的选择之一。

一些家长还不断加码,要求孩子一手准备考公,一手准备考教资,可最后才发现,其实就连公务员这项考试,基本上都有很多孩子被挡在门外。那么它的竞争到底有多激烈呢?光看数字还不够,我们要看一些更加具象化的表现。

“一栋楼只能考出2个公务员”,竞争难度具象化之后,比想象更残酷

我们都知道考公是需要考场的,每到考公季的时候,基本上考试都安排在周六、周日,因为那时中小学放假,空出来的学校教室就成了公务员考试的考场。还记得山东的一位同学吐槽说,千万不要去小学考公,因为小学考场的桌子、椅子都太矮了,坐着特别难受。

不过这些教室用作考场有好处,那就是便于统一规划、方便管理。而且从中我们能大致看出今年考公的难度情况。有一位考生在考公过程中突发奇想,换算了一下相关数字的对比。

他发现这整整一栋教学楼,这么多教室可能有上百间吧,然而最终能真正考上公务员的又有多少人呢?最后他得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数字:一栋楼的考生可能就只能出两个公务员。这就是当下现实的竞争程度,是不是很残酷?

按照这个换算比例再继续换算下去就会发现,平均三间教室能有一个同学能够进入面试环节。但要注意审题哦,这仅仅只是进面试,进面试可不意味着就能被成功录取,距离录取还有挺远的距离呢。

所以大家在考公之前就应该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准备情况,看看自己今年的实力有没有信心去打败这一整栋楼的考生,这也就相当于当年参加学校考试时,需要在学校取得前5%的成绩,这样才能确保自己顺利上岸。

当下大学生的心态已经转变了,家长万万“催不得”

还有人说了一句更扎心的话,当大家在埋头考试的时候,可能不会相信那两个能够考上公务员的人压根就没在这栋楼里,人家压根就没去参加考试,当然这也是有可能的,只是概率很小。

既然提到公务员很多地方但凡不是热门岗位薪资不高,而且一天也要工作8小时,为何大学生们却如此热衷呢?其实当下考公的热度说明了学生心态的转变。以前的学生可能觉得奋斗就是最好的出路。

但大家渐渐发现,有的时候奋斗并不一定能带来诸如跨越阶级这样超大的转变。而如果能在当下找一份类似“混吃”的工作,比如一些小地方的公务员岗位,就有一份保障。

吃的工作餐很卫生,不用自己操心,每天工作8小时,一眼能看到头,甚至能掰着手指头算自己退休的日子。其实这样的生活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也是奢望了。虽然都是三千的工资,可单位能给交公积金,那就还是不一样的。

这么说来,家长们真的没必要催学生们同时做好几手准备。能考公的,就一定要在毕业的时候最先把自己的目标定在这上面,要有一股一意孤行的劲头,因为以这样的难度,根本就不可能分心去同时兼顾好几项考试,可别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和努力。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
  •   2天  发布于 2025-05-12 15:21:19  回复该评论
    一栋楼考出两个公务员,这是用什么方式换算出来的呢?要说n个人里考出两个我就懂啊,一栋楼里?你怎么知道这栋楼多少人,涉及岗位多少个
  •   清风道长  发布于 2025-05-13 22:46:03  回复该评论
    科举可没现在这么多人,我参加湖北省考,在武汉,一看考点,几十所大学[得瑟]
  •   Story_Confused  发布于 2025-05-12 16:24:10  回复该评论
    一栋楼有多少个教室,每个教室固定能考30个人,大概是能算出来的,而这种比例的考试,基本上同一个考点,能涉及到的岗位也就是一两个,毕竟学校能投入到考试的教室也是有限的,当然还是要看具体的岗位,有些岗位竞争小一点,但是限制比较多,能满足条件的人比较少,但是也还会是六七十:1,尤其是像那种三不限的,1000比1都算是竞争小的了。
  •   用户53xxx83  发布于 2025-05-12 10:27:02  回复该评论
    我相信这不是AI文,AI知识面高多了,写这篇的人明显屁都不懂,根本连考编都没考过,纯粹的靠自己想象的胡写瞎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胜男爸妈

胜男爸妈

素材源于网络,旨在为大家普及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