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铁路局2025校招2198人,本科生超24%,兰州交大遥遥领先

慕青谈教育 7天前 阅读数 35 #教育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2025年校招公示拟录用2198人,其中高职(专科)学历毕业生1613人占比约73.4%,本科毕业生535人占24.3%,硕士毕业生50人占2.3%。从毕业生性别来看,男生人数达到1946人占88.5%,女生占比仅11.5%。

录用本科&硕士毕业生分析

乌鲁木齐局录用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分布在41个专业之中。其中,硕士毕业生来自于16个研究生专业,人数最多的是交通运输专业的14人,其次有机械工程6人、土木工程5人、土木水利4人等相对较多,其余如电子信息、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能源动力、材料与化工等专业有1-3人左右分布。

本科毕业生来自31个专业,其中车辆工程专业71人为最多,另外交通运输47人、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38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7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7人、土木工程34人等专业录用人数靠前,通信工程、自动化、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录用人数也在20人及以上。

此次录用的毕业生来自全国39所高校,其中兰州交通大学264人一骑绝尘,占录用的本硕毕业生人数的45%以上,大连交通大学、塔里木大学分别仅以58人、54人就占据了榜二、榜三的位置,与兰州交通大学的人数差距非常大。位居第四位的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录用人数也达到了44人,这所民办本科院校有何优势?关键原因是这所高校原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看到这个名字估计大家就能恍然大悟了。

另外录用人数在10人以上的还有石家庄铁道大学25人、北京交通大学23人、西南交通大学18人、华东交通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各11人、新疆农业大学10人等。在录用人数10人以下的高校中,出现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高校,可见2025年高校就业竞争越来越往下卷了,压力巨大。

录用高职(专科)毕业生分析

很多高考生及家长以为铁路系统招录高职(专科)毕业生只适合于男生,其实女生在其中也有一席之地,只是占比不太高。在乌鲁木齐局录用的专科毕业生中,女生人数仅有128人,占比仅7.9%多一点。

高职(专科)毕业生仅铁道运输类专业毕业生有机会吗?该专业大类包含了13个专业,合计录用人数为1256人占比约为77.9%,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类包含的6个专业录用203人占比12.6%,这两类专业合计占比达到了90.5%左右,其他专业占比不到一成。诸如车辆工程72人、交通运输61人、土木工程39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录用人数在25人及以上。

铁道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中,录用人数最多的专业是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的420人占比达到26%以上,另外铁道车辆技术194人、铁道供电技术143人、动车组检修技术135人、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126人等录用人数在100人以上。

高职(专科)毕业生来自全国34所院校,其中录用人数最多的是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477人占比29.6%,其次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11人占13.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183人占11.3%以及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122人占7.6%左右,另外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93人、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83人、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52人等录用人数较多,上述排名前六位的高校录用人数占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的75.7%左右。

除上述高校之外,另外如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录用人数也达到了30人及以上。

总结

为什么笔者要不厌其烦地为高考生及家长介绍各大高校毕业生去向、各类单位校招所录用高校毕业生多寡以及专业分布等信息?其本质就是让所有的高考生及家长了解,不同高校、不同专业所处的优势地位均有不同,哪些高校在哪些单位的招录中占有优势地位,这与高考生及家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你理解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大体去向,就能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能很好地去做出专业与学校的选择。

还记得不久前笔者为大家专文分析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2018年起就开始招收“本升专”学生吗?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们,不去就业、不去考研升学,而去选择一所高职(专科)学校再读3年,为什么?就因为自己当年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自己的目标,既然自己可以做到“本升专”,何必当年不一次性到位,直接选择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即可?浪费的宝贵青春,是再也无法追回的,不是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慕青谈教育

慕青谈教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