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Ultra 初体验:魅力尽显
先看外观,凑近观察 SU7 Ultra ,它相较于原型车少了些夸张,若不是车身的黄色,甚至显得有些低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缺乏细节。中间的可开闭格栅,能在减阻和冷却间随时切换。更强劲的刹车系统搭配开口加大的刹车通风通道,有效避免刹车过热。车尾处,1.5 米宽的碳纤维尾翼和可动扩散器等套件,能提供最高 285 千克的下压力,保障车辆弯道性能。不过,展车上配备的是 P ZERO 电动胎,或许上市时会有更多选配。
先看外观,凑近观察 SU7 Ultra ,它相较于原型车少了些夸张,若不是车身的黄色,甚至显得有些低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缺乏细节。中间的可开闭格栅,能在减阻和冷却间随时切换。更强劲的刹车系统搭配开口加大的刹车通风通道,有效避免刹车过热。车尾处,1.5 米宽的碳纤维尾翼和可动扩散器等套件,能提供最高 285 千克的下压力,保障车辆弯道性能。不过,展车上配备的是 P ZERO 电动胎,或许上市时会有更多选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