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读书笔记8:秦国的饭店里能吃到什么?

小草读书 5天前 阅读数 6 #历史

从县狱出来这一天正好是十月初一,这一天在秦国是大年初一,也就是过年了。

黑夫和季婴就准备去饭店,好好吃一顿。此时的秦国饭店里能吃到什么呢?达官贵人就不说了,他们的饭菜没有代表性。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饭店里,最好的饭菜就是黍臛(huò)。

黍去皮后北方人称黄米子,或称软米子;臛,则是肉羹。黍臛,应该是黄米子混合肉煮成的肉粥。

至于味道如何,对于此时的普通人来说,黍臛那是一年都吃不上几顿的美食。

对于来自后世的黑夫来说,那味道真的不怎么样,特别是肉,一股子腥味让他几欲作呕。

没办法,在后世黑夫虽然只是屌丝,但他吃过的东西喝过的东西,放在战国秦代,绝对是个“膏粱子弟”了。

此时七月新番就接着黑夫,说了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最难以接受的三件事:

一是裆下没有内裤风吹屁屁凉,叉开腿坐时一不小心就会露出下面黑乎乎的凶器,别提多尴尬了,不然你以为,这时代的人为何要双腿并拢跪坐?

二是衣服常年只有一两件,没办法经常换洗,时间久了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都有一股难闻的臭汗味。要知道,这年头生产力低下,衣服可不便宜,人死的时候,甚至会把好点的衣服当做不动产写进遗书里……

三就是吃了,东西实在太难吃了。这一路上,黑夫吃都是母亲为他准备的食物:“餱”(hóu),就是把蒸好的饭曝晒成干粮。自己家的饭不好吃,饭店的饭菜也是难吃。

没办法,以后黑夫想吃点什么好吃的,就只能自己去做了。

黑夫和季婴吃着黍臛,季婴还想着喝点小酒,可惜秦国的酒是专卖的,价格贵的要死。

秦国禁酒之严,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商鞅时起,因为酿酒浪费粮食,百姓喝酒后也容易胆大闹事,于是秦国就故意把酒价提到了十倍!相当于后世对烟酒征重税。这样一来,在安陆县城,能喝得起酒的,也只有官吏或富庶人家。

买不起酒,能不能自己酿酒喝?

然而,商鞅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秦国在《田律》里明文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者令其有罪!”

于是百姓想喝口酒也只能偷偷摸摸,生怕被人告发,至于大堂广众下群饮,只有十月初一和腊祭这两天被允许,过年嘛,总得让人乐呵乐呵。

其实这个禁酒的制度,后世也一直都有的,七月新番在另一部作品《新书》中也讲到,主角在村里宴饮村民,有官吏到来,赶紧把酒给藏了起来。

三国时期,刘备在蜀汉也是禁酒的,连家里藏了酿酒的器具,都要受罚。

最有趣的是吃饭之后的结账。因为这家饭店是国营的,为了防止服务员偷偷藏钱,店主收了钱,要放在专门的容器里。

这东西叫做“銗”(xiàng),通俗点说,就是后世的存钱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草读书

小草读书

有空读读书,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