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通石是什么?
寿山石作为中国“四大印章石”之一,以其独特的石质和丰富的品种在收藏界享有盛誉,其中,“大山通石”作为寿山石中的顶级品类,常被石友们与“大山石”混淆。
大山石特征:
产地:旗降山附近的大山坑,露天开采。
石质:产量大但质地较粗,含砂量高,曾经多作为耐火材料使用。
颜色:丰富多样,包括红、紫、蓝、黄、白、绿等色,以黄绿和浅绿常见。
结构:黄绿部分为结晶性冻石(较坚硬),白色部分多为网状绵砂(较脆),常带砂岩或铁锈色石皮。
大山通是寿山石中的稀有品类,其品质远超普通大山石,甚至可与“石帝”田黄媲美,它有以下特征:
产地:主要产于老岭山旁,开采难度大,产量极低。
石质:通体肉质,无岩质、无杂质斑块,硬度高且透明度极佳。
颜色:以黄、白、绿三色为主,色泽匀称无杂斑。
黄色:似枇杷色,质地细腻,与田黄极为相似,有时被称为“大山田”,业界有“大山黄,赛田黄”之说。
白色:如纸张般纯净,脂润如玉。
绿色:近似嫩叶,清新通透。
黄色大山通与田黄外观高度相似,肌理通透,光泽温润,田黄具有极细的“萝卜纹”,质地凝润如脂,而大山通质稍显刚硬,光泽度略逊,但透明度更高。
大山石一般质地粗糙,含砂多,多呈网状结构,脆性较高,而大山通石肉质细腻,通体无瑕,硬度高,透明度极佳。大山石色彩多样但杂斑常见,常见豹斑状结晶或铁锈色石皮,而大山通石主要以黄、白、绿三色为主,色泽均匀,无斑块,纹理清晰。大山石产量较大,优质品种少见,而大山通石万中无一,开采量极低,市场稀缺性极高。
作为寿山石中的“晶”级品类,大山通石不仅承载了传统石材文化的精髓,更因稀有性和艺术价值成为收藏市场的宠儿,其“赛田黄”的质地与通灵之美,使其在当代石材收藏中占据重要地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