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久了,就不能再用附子理中丸了!3个中成药,补足一身阳气
阳虚的时间一长,再去用附子理中丸就没用了!
大家好,我是崔医生。
附子理中丸是个温中散寒,温补阳气的常用中成药,如果你阳虚的时间比较短,出现了脾阳亏损的症状,比如说腹痛、泄泻、畏寒肢冷等等,差不多用上一段时间就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如果脾阳亏虚的时间太长,超过了两年以上,这个时候再去用附子理中丸,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了。
这是因为阳虚日久,会导致津液气化失常,脾阴逐渐亏损。比如说在脾阳虚的症状基础上,又出现了口干咽干,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失眠多梦等阴虚症状,伸出舌头一看呢,发现舌质淡红少津,那这个时候就可以在附子理中丸的基础上加入一些酸甘化阴之品来阴阳同补,比如说搭配一个阴虚胃痛颗粒。
再一个呢,如果阳虚时间超过五年以上,进入“久虚”阶段,这个时候会连累肾阳,导致肾阳根基动摇,虚阳上越,出现上热下寒的情况。虽然上火,口舌生疮,面赤心烦,但同时又伴有下焦的虚寒症状,腰膝酸软,腿脚冰凉,小便清长,夜尿频繁等等,这个时候需要在温中补虚的基础上引火归元,让肾阳回归到原本的位置,可以参考搭配一个潜阳封髓丹。
还有一种情况,脾主运化水液,脾阳不足,时间一长还会影响到水液代谢,导致水液停聚,滋生痰湿,痰湿又会反过来困遏脾阳,这个时候人就容易出现四肢困重、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黏腻不成型,并且容易粘马桶的情况,可以参考先用二陈丸来健脾化痰,等痰湿清理的差不多了,再用附子理中丸温中补阳。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涉及到用药的部分呢,希望大家还是要先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后再去使用,不要盲目乱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