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离职的女教师,独自带娃回到生活原点?
大家好~我是慕姑娘,一个努力发光、看书写字观影的独立单亲妈妈,奔跑在创作的路上。
文丨耶雅亿
编辑丨慕霂
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顾少强,大家应该不陌生吧?
她从体制内潇洒辞职后,结了婚。
这十年中,她做生意赔了钱。
她没有向媒体透露自己的婚姻状况,但细心网友扒拉出她和曾经心心相映的丈夫,疑似已分居离婚。

辞职10年后,顾少强再接受媒体采访,说她的生活又回到了“原点”——
她回到了当初离开的故乡郑州,回到了当初逃离的家人身边,回到了她最早干的心理咨询老师的本行。

辞职这10年,顾少强
牵手伴侣;
成都开民宿;
结婚生孩子;
过上梦想的田园生活……
繁华似锦背面的不堪,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那打碎的牙,渗着血水,只能自己默默吞咽,不能让别人看到。
雅亿非常佩服她——愿赌服输,敢于面对自己的起起伏伏。我相信,她现在重新回故乡,重操旧业,已不是原来的原点。 她有了生育、感情破碎、辗转多处的人生阅历,可以怀揣不一样的视角和心量,陪伴众生走出灵魂暗区。
1
女读者来信
我想在工作之余
做一点考验自己的事?
雅亿姐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件事情。望您费心阅读并能帮我。
我目前是高中的一名英语教师,自立养活自己没有问题。我当了3年班主任,再累我也不断祷告尽可能用爱和平和的心对待学生。即将是新高一,我目前拒绝了再当班主任。想要有点时间沉淀自己,再加上马上30岁,家庭孩子方面也需考虑。
我的困惑是,我想在工作之余,做一点考验自己的事?但是我不知道做什么。从事教师工作,有点磨人,但是业务时间还是有的。所以,我想一点一滴做起,就像您说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运动我一直在做,养花小狗也有,我想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就像您写文章可以帮助很多人。我也想。但是我不知道从何下手,求帮助。
小宋

2
雅亿说
写给小宋
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光
我读研到研二的时候,结婚了。学历还没有拿到,只能打工。
囿于薪水低等原因,我与金先生租住城中村的“握手楼”里。那里治安不太好,晚上我基本不出门。我守着电脑熬夜,追了许多部韩剧,上班也没精打采。
同事一起玩、涮锅、郊游……一个个周末很快过去。工作不好不坏、薪水不多不少,我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直到M者开始讲了一系列的信息:年轻人都要出去好好工作,工作要做首不做尾,居上不居下。
我问自己:“吾日三省吾身,白乎?富乎?美乎?……不是白富美,还不好好钻研工作去!”
半年里,一同工作的年轻人差不多走光。我之所以能坚持,一方面是感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另一方面是相信跳槽应该是拥有更好的机会,而非混不下去的逃避。
我琢磨,在一份普通的教育培训工作中,我如何打造出自己的IP,在家长中有好口碑,认识更牛的老师。

迷茫的时候,我常一个人偷偷哭,列计划、写总结、对照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来自我剖析。
我从一个自由散漫的人,逐渐变成一个精通时间管理,把分秒的独处时间用来充电的人——当我在困境中捉襟见肘、狼奔豕突时,我的领导也恩待我。这样的温暖与诚意深深感动了我。
我渐渐成为职场上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后来我从教育培训的行业,转行进入了商业写作行业。
生子后,我带领团队做一些项目。我常劝年轻的下属们“慎独”。说俗一点,“领导在和领导不在一个样、有人管和没人管一个样。”公司是老板的,但时间是自己的,挥霍不如珍惜。我们在孤独中的发狠与努力,明眼人自然看得清楚。能做到慎独慎行的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伯乐!
3
具体的建议
成熟的职场人应明白,职场,终究是可控与不可控的二重奏。正如一个腾飞的热气球,操作员只能调整高度,以捕捉不同的风向,而气球的具体航线和落点,却要听天由命、顺势而为,有时候是靠运气的。
我对小宋的建议很简单——
第一,亲,精修自己的专业,更细化自己的英文方向,找核心竞争力。
比如说是辅导高考作文,还是教孩子提高雅思口语。找到一个小切口,不断努力,精准定位自己,就可以从成百上千的高中英语老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优秀的人,善于寻找新的赛道,频繁和新鲜事物碰撞,建立自己的系统优势,想一想,自己如何才能多一把斧子?
我再举个例子,在《巨人的工具》一书中,讲述了漫画作家亚当斯的故事,由于他创造了“呆伯特”形象而家喻户晓。

亚当斯说,自己画漫画,不算一流;自己写段子,也很一般。可是,当把这两种能力结合,无人能敌。
同样,老师有很多,能用英语吹拉弹唱的老师不多,会写教材的老师不多,如何找到自己的另一把斧子?形成了一种独特性?这是你(每一个职场人)要用10年,20年去思考的问题。
第二,活得足够长,先求稳定,捧着铁饭碗没什么不好。砸饭碗之前,你要有充分的预备。
就像诺贝尔奖的一个玩笑话:获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你活得够长。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1、这个领域,竞争对手都死光了,这奖不给你给谁?
2、你活得长,作品才够多,说不定哪个就砸中了大家。
我见过比较成功的职场人,都有这个共性:先求稳定,再图发展——在既定的平凡事件与日常工作节奏中,挖掘一切可以让自己获益的元素。
比如说雅亿的父亲,就是在例行老师的工作里,忙里偷闲,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写了很多论文。是捧着铁饭碗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他过的有滋有味。
这样优秀的人,不管做什么行业,都可以像导演一样,参与到整个戏码当中。而多数职场失败者呢?更像旁观者,他们让事件自由地发生,而不去主动参与。
是啊,当一名观众,看着舞台上的歌舞升平,混吃混喝,最轻松。而凡事不急,没打算一口吃成胖子。单单做一个谦卑讨经验的年轻人,随时反思调整方向,都是无价的积累。
第三,善于学习,谦卑求教,与优秀的同行抱团发展。
我鼓励你参加一些赛教与交流,认识比自己更优秀的大咖。在真枪真刀的职场上,拉近你与大咖间距离的,绝非一起吃喝玩乐,而是业绩、实力与尊重。
看看那些高中名校的特级英语老师在做什么?
人家如果在做自媒体,你就点赞。
人家如果在写论文,你就拜读。
人家如果在研发课程,你也可以参与。
加缪曾说过一句话: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
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
我们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
都说知识分子最容易嫉妒,因为和强者在一起,会映照我们的不堪。尤其是比我们强一点的老师,我们更相信是对方走了狗屎运,或者运用了不正当手段,而不愿意承认别人就是比自己强。
然而,这种自欺欺人,只会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圈子中,最后泥沙俱下。而成功的人,则克服这个弊病,他们让自己靠近那些比自己强的人,好贴身学习对方的长处,为我所用。箴言说,你见过殷勤的人吗?他必站在王的面前。
职场,是最好的禾场。
拥抱职场吧,愿我们活得真实、有力、不逃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