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关税“核弹”之后,全美50个州无一例外,掀起反特朗普的运动
特朗普一系列关税战犹如捅了马蜂窝,引发了美国国内强烈的不满与抗议,全美50个州无一例外,纷纷打出了反对特朗普的大旗。那么,特朗普一意孤行发动关税战,最终目的是什么?全美50个州爆发抗议活动,能否改变特朗普政策走向?特朗普最终会不会被弹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全美爆发抗议活动这一话题说起,为你进行分析。
2025年4月5日,美国各地爆发了超过1200场以“Hands Off”为主题的抗议活动。据组织者统计,全美50个州超过50万人参与,成为特朗普年初就任以来规模最大的单日示威行动。华盛顿纪念碑旁的草坪挤满高举标语的人群,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高尔夫球场外回荡着反对口号,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街道被游行队伍占据。这场席卷全国的浪潮不仅折射出美国社会的深层分裂,更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争议推向新高度。
第一个问题:特朗普一意孤行发动关税战,最终目的是什么?
首先,开源节流是任何政府都需要的。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同时减少贸易逆差,从而促进美国经济增长。马斯克从各部门裁掉了超过20万个岗位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意图。美国政府长期面临财政压力,2024年财政赤字突破1.8万亿美元,为200多年的第三高。
贸易逆差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美国2024年贸易逆差总额为9184亿美元。特朗普认为通过关税手段,可以让美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据白宫估算,仅2025年新关税便可为美国政府带来超过六万亿美元的收入,这种“节流”与“开源”的组合拳,试图以短期阵痛换取财政平衡。
其次,特朗普想用关税大棒来观察和分化世界各国。他想看看哪些国家会向美国让步,哪些国家是“听话”的。如越南就主动提出对美零关税这种“示弱”态度。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边压榨那些不配合的国家,一边拉拢那些愿意妥协的国家,最终实现对相关国家的控制。毕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国一直试图维持其霸主地位。通过关税战,特朗普可以试探其他国家的底线,调整美国的外交和贸易策略,以确保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权。
最后,特朗普对欧盟等加征关税,既是对“不公平贸易”的报复,也试图迫使盟友在军事、经济等领域让步,重塑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复杂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一些盟友在贸易等方面与美国存在竞争关系。特朗普认为这些盟友占了美国的便宜,通过加征关税,他希望盟友能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重新构建一个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经济秩序。
第二个问题:全美50个州爆发抗议活动,能否改变特朗普政策走向?
一方面特朗普是一个比较强硬的领导人。他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理念和目标,对于游行特朗普就已经明白表示不会因为抗议,诉讼而改变政策立场。特朗普一直以“美国优先”为口号,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美国重新强大起来。
在他看来,短期的困难和反对声音是可以忍受的,只要最终能够实现他所期望的目标。而且,他的支持者也认为他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使得抗议活动的影响力受到一定限制。
但是,即使抗议活动不能直接改变特朗普的政策,也可能会促使国会等其他政治力量对特朗普的政策进行监督和制衡。特别是民主党,他们很可能会抓住抗议活动的机会,对特朗普的政策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和挑战。他们可能会利用国会的听证会、调查和立法程序,来突出政策的潜在负面影响,并推动替代方案。
因为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三权分立的,国会拥有立法权。当抗议活动引起广泛关注时,国会中的一些议员可能会感受到民众的压力,从而对特朗普的政策进行审查和调整。例如,如果关税政策对某些行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国会可能会出台相关法律来限制关税的征收范围或幅度。
第三个问题:特朗普最终会不会被弹劾?
尽管特朗普大刀阔斧地裁撤公务员,引发了政府部门的动荡。发起关税战,导致物价上涨,冲击了美国经济,民怨沸腾,抗议活动此起彼伏。然而,想要通过弹劾程序来制约他却困难重重。
其一,弹劾动议需众议院多数通过,而共和党议员普遍支持特朗普的政策立场。弹劾需众议院简单多数发起,参议院三分之二通过。当前共和党占据两院多数,党内异议者不足。
即使众议院发起弹劾,参议院也需要多数票才能定罪,目前来看,共和党内部对特朗普的支持还是比较稳固的。在政治斗争中,党派利益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共和党议员为了维护党内的团结和自身的政治利益,不太可能轻易支持弹劾特朗普。
其二,虽然抗议活动规模很大,全美超50万人参与“Hands Off”抗议活动,反对关税政策、政府裁员及司法干预,但支持者基本盘稳固,特朗普的支持率仍有46%,这说明美国社会在政治立场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一部分人反对特朗普的政策,而另一部分人则支持他。这种民意的分裂使得弹劾特朗普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尚未形成足够压力迫使党内倒戈。
其三,如果民主党在中期选举或总统大选中取得重大胜利,他们可能会更有动力推动弹劾程序。美国两党在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次游行就少不了民主党在背后组织,甚至索罗斯也参与其中。如果民主党在选举中获得更多的权力,他们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对抗特朗普,推动弹劾程序。然而,选举结果是不确定的,而且距离下一次选举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政治局势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
总而言之,此次抗议不仅是对特定政策的反抗,更是美国社会对“政府角色”与“公平底线”的重新定义。如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所言:“抗议是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是民主存续的呼吸。”当权者若忽视街头的声音,或将付出更深远的历史代价。这场风暴能否催生政策回调,仍需时间检验,但它无疑为美国民主制度敲响了一记警钟。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