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饭圈冲击张继科直播间,网友:大头能打你3个,你有啥资格
文| 追风小狗
编辑」追风小狗
2025年4月29日的晚上,退役乒乓球名将张继科的直播间再次被饭圈粉丝攻陷。
一条:“王楚钦能打你3个,有啥资格说人家”的弹幕,将这位曾经的大满贯得主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并不是张继科第一次因为点评现役的选手而引发的争议。
从一开始暗讽王楚钦“世界第一是32强”,到批评饭圈看比赛的礼仪,张继科的每一次发声都像一颗炸弹,让我们也看到了国乒背后的乱象和竞技体育的价值观。
当粉丝用控评逻辑绑架赛场的输赢,当名将的毒舌点评沦为流量密码,国乒还能不能守住最后的底线?
张继科的狂言
这种看着像是口水战的冲突,其实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对于张继科的争议是从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始的。
王楚钦男单32强爆冷出局以后,张继科在直播中直言,世界排名第一的那个谁,是32强吧。
随后又模仿王楚钦遮挡发球的动作,被大家说是暗讽别人的技术缺陷。
今年的4月,张继科更是在直播间点评王楚钦脚下不稳难成主力,引发了王楚钦粉丝的强烈不满。
支持的人认为,张继科以445天完成大满贯的成就,有资格批评后辈。
反对者都说他是吃老本,蹭热度,退役后经常的直播带货,点评现役选手的时候偶尔夹带个人的情绪,甚至被质疑借争议话题来维持曝光。
其实大家争议的就是退役名将对别人批评的边界感。
如果前辈的鞭策沦为对现役选手的公开贬低,那就不是国乒传帮带的传统了。
张继科总是有什么说什么,究竟是单纯的点评竞技体育,还是为了流量消费流量的精明算计,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王楚钦的困境
25岁的王楚钦,是这场风波的另一个主角。
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王楚钦总却也总是和流量捆绑着。
不光如此,他的成绩也总是引起争议,巴黎奥运会单打32强出局、多次外战失利,被诟病大赛软脚虾。
尽管他本人强调输球与换拍没有关系,但技术短板比如步法的缺陷和心理波动已经成为了公认的软肋。
还有被粉丝安装录音笔、机场代拍围堵、就医信息泄露,粉丝的爱变成了他的枷锁。
更讽刺的是,他的商业代言中很多都是奢侈品,赛场的表现却撑不住顶流之名。
王楚钦遇到的困境是,粉丝用打投思维把他捧上了神坛,却忽略了视竞技体育的残酷本质。
在竞技体育这条路上,除了品德,成绩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当睫毛的长度比反手拧拉更受关注,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就会被流量变异。
体育赛场变成了粉黑之间的大战,张继科与王楚钦的冲突,也只是国乒饭圈乱象的冰山一角。
之前亚洲杯女单的决赛中,王曼昱夺冠后接受采访时,孙颖莎的粉丝高喊干扰,被张继科怒斥没素质。
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阴谋论,王曼昱被质疑买课学霸王拧、陈梦的玉坠被造谣是风水法器,甚至网传有人众筹几十万为孙颖莎研发AI的落点分析。
不止这些,还有价值观的扭曲,输球后竟然举报对手发型干扰,把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赛场上的表现捆绑在一起,真的是无奇不有。
可怕的饭圈控评逻辑似乎正在分散竞技体育的公平性。
这种畸形态势下,运动员成为工具人赢了是哥哥争气,输了是对手使诈教练背锅。
如果体育精神被饭圈逻辑解析了,赛场就会演变成粉黑大战的战场,真的是很可悲。
破局之道
怎么做才能让体育更加的纯粹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其实退役名将的批评应该有建议性,对于张继科的成就大家不用质疑,但公开点评现役选手有点遍地的感觉,实在不是前辈该有的风范。
对比之前刘国正对王楚钦的点评,增强稳定性,冲击大满贯,既指出了问题又给予了鼓励,这才是该有的格局。
退役运动员的江湖地位,应该建立在提携后辈而不是消费在争议上。
把运动员物化的消费品。
我们真正的支持应该是尊重隐私、理性的观赛,而不是以为你好的名义做伤害人的事。
体育总局叫停超话的打榜,整治代拍的这些举措,已经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这个行业是坚决拒绝流量至上的,当王楚钦的商业价值和赛场的成绩不能平衡,那就有点可悲了。
而张继科的直播争议热度远超出了他执教的贡献,国乒也要注意千万别被娱乐化了。
重新建立以成绩论英雄的价值观,让银球重新在球台上飞舞,而不是在热搜榜上沉浮。
面对这场危机,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直播平台应该加强监测,对拉踩,引战的言论做到及时的拦截,运动员和教练也需要主动的发声。
张继科在冲突后发布长文,强调技术讨论不等于人身攻击。
王楚钦则通过官方账号呼吁粉丝专注赛场,远离纷争,这种良性的互动才能有助于降温舆论。
结语
张继科和王楚钦的冲突,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体育的饭圈化。
当粉丝们为哥哥骂战、退役名将为流量狂欢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记得,乒乓球的魅力本在于方寸球台间的生死搏杀。
只有洗净粉脂的乒乓球台,才能照出真正的冠军模样。
让体育回到原来的样子,才是对运动员最大的尊重。
对此,你怎么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