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当年很多队踢恒大都战略放弃 津门虎引发争议根源在海港
津门虎“轮休”风波:海港真能扛起中超新旗帜?
2024年4月17日,津门虎主场对阵上海海港的比赛后,一场风波席卷了中国足坛。
津门虎派出了不少替补球员,这让许多人觉得,他们这是“战略性放弃”——说白了,就是不想跟实力强劲的海港硬碰硬。
这事儿瞬间引爆了舆论,各种声音都有,吵得不可开交。
媒体人赵震也加入了这场讨论,他的观点很直接:这事儿闹这么大,根儿不在津门虎,在海港自己身上。
(##) 你们觉得呢?海港现在真的稳了吗?
赵震这话说得挺有意思。
他说,赛程这么密集,强队又这么多,轮换阵容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吗?
当年恒大称霸中超的时候,多少队一碰上恒大,直接就“缴械投降”了,也没见这么多人跳出来说三道四啊!
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大家心里都没把海港当成当年那个“无敌恒大”。
申花球迷肯定不服,不少中立球迷也觉得海港还没到那个份儿上。
说白了,就是海港的统治力还没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想想也对,恒大当年可是实打实的“七连冠”,那是靠实力硬生生砸出来的。
海港呢?
虽然也拿了冠军,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战略性放弃”:足球场上的生存哲学?
“战略性放弃”这词听起来不太好听,但其实在足球圈子里很常见。
尤其是在赛程密集、强队林立的情况下,有些球队会选择性地放弃一些比赛,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比赛上。
这就像打牌一样,你手里牌不好,明知道这局赢不了,还不如早点儿认输,保留实力,争取下一局翻盘。
当然,这种做法也存在争议。
有人觉得,作为职业球员,就应该全力以赴,每一场比赛都认真对待。
如果总是想着“战略性放弃”,那还不如回家抱孩子呢!
但现实是残酷的,足球比赛也是生意。
球队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输赢,还有俱乐部的运营、球员的健康、未来的发展等等。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战略性放弃”就成了一种无奈但又合理的选择。
恒大王朝:一个时代的背影
说起“战略性放弃”,就不得不提到恒大王朝。
当年恒大在中超的统治力,那真是“空前绝后”。
他们不仅引进了大批实力派外援,还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本土球员队伍。
在里皮等世界级名帅的带领下,恒大在中超赛场上所向披靡,连续七年夺得联赛冠军。
更让人兴奋的是,他们还在2013年和2015年两次捧起亚冠奖杯,让中国足球扬眉吐气。
当时的恒大,就是中超的“航空母舰”,其他球队在他们面前,就像小舢板一样,根本不堪一击。
所以,很多球队一碰上恒大,干脆就“躺平”了,把精力放在跟其他球队的比赛上。
现在回过头来看,恒大王朝的崛起,对中国足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过度依赖外援、青训体系薄弱等等。
海港的挑战:如何赢得人心?
现在,海港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
他们同样拥有强大的外援阵容和不错的本土球员,也拿到了联赛冠军。
但要想真正赢得球迷的尊重和认可,海港还需要做得更多。
首先,要保持稳定的成绩。
不能像流星一样,昙花一现。
要像恒大那样,连续多年保持强大的竞争力,让其他球队望尘莫及。
其次,要加强青训体系建设。
不能总是靠买人来维持球队的实力。
要培养出自己的优秀球员,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赢得人心。
要尊重对手,尊重球迷,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体育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中超的旗帜。
(##) 搞清楚了吗?不是谁都能成为“真霸主”
赵震说的那个国外类比也挺有意思。
他说,你打梦三时期的巴萨,战略轮换没人说你啥,但你现在打巴萨也这么干,肯定有人骂你。
说白了,就是实力不够,底气不足。
路在何方?中超联赛的未来
津门虎“轮休”事件,看似是一场普通的比赛争议,实则反映了中超联赛的现状和挑战。
在金元足球退潮之后,中超联赛正在经历转型期。
如何提升联赛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如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球员,如何让中国足球真正崛起,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让中超联赛慢慢发展,让中国足球逐渐进步。
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