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正在逐渐改变,吃贡品的人消失了,你们那边呢?

美好各地生活 4天前 阅读数 0 #社会

我家生活在农村,总感觉干什么都特别讲究。到了清明节就要提前忙活,把当天的贡品准备好。

那时候大家伙都穷,但一定会准备最好的东西来祭奠祖先。除了一些用来烧的黄纸之外,还要给祖先们准备各种贡品。

这么说吧,当年的贡品规格就和我们家过年时吃的饭规格是差不多的。父母一点都不想亏待先人,必须要准备8件才可以。

我记得有各种各样的年糕,凉拌菜,鸡,猪肘子和鱼之类的。所有荤菜上面都会点缀一些青菜叶子,把它们变成十字架的样子。

准备好了后就放在篮子里,大人小孩一块前往山上祖坟。先是烧上纸,然后绕着坟头一圈撒上酒,大人口中还念念有词,我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一些祝福的词。

祭祀完成之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带回家,坟前是一点都不剩的。小时候总觉得很奇怪,带回家的东西我爸妈也没让吃,也没看着我爸妈自己吃,这些东西就如此神秘的消失了。

后来才逐渐了解,原来我们这边带回去的东西,一定要给家中年龄最大的人吃,只有他才有这个资格吃。其他人若是吃了,弄不好是要惹出麻烦来的。至于惹出什么麻烦来,我到现在也不知道。

你那时候我爷爷还健在,大概率都给我爷爷吃了。我们当时去祭拜的时候,都是我父亲这几个兄弟带着小辈们去的。爷爷一般不会出门,只需在家里待着即可。

这事情又过了20多年,现在我成了爸爸辈,我爸变成了爷爷辈。每次清明的时候,我爸会在家里待着,我则带着孩子一起去坟头祭拜。

不过贡品也变了,以前都是自己在家中准备,到现在主要还是靠买。比如说买一些现成的蛋糕,肉食之类的。盛贡品的容器也从原来的篮子变成了后备箱里的塑料箱。

虽然现在手上有了钱,但贡品数量却比当时少得多。贡品现在没人吃了,反正我爸是不想吃这些贡品的。他说现在也不差这点东西,没必要将贡品拿回来吃,还是放在那里为好。

山野荒地经常出现一些小生灵,或许他们也习惯了清明节时候过去打打牙祭。包括我和我爸或者我爷爷在内,我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就算贡品给小动物吃了,相信先人们也不会怪罪。

每次祭祀完毕后,我会看着儿子在前方的身影。他今年也22岁,但我能感到他似乎不太想来。这其实怨不了他,他从初中时就在外住校,一直到了大学毕业才回来,哪里有经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

或许这种祭奠也就到我这辈为止,我儿子不可能有太多的祭奠思想。我觉得,也没必要去教授他这些,一代人能过好一代人的事情就可以了。反正我若没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别麻烦后代子孙,随便找地方洒了就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美好各地生活

美好各地生活

我是一只来自小小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