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同订婚强奸案看:强势如何毁掉一段姻缘
今日,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备受瞩目的席某某订婚强奸案作出二审宣判,维持一审原判,席某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这一案件自曝光以来,便因其复杂的情节和众多争议点,如处女膜未破裂是否构成强奸罪、是否存在骗婚行为、订婚是否赋予性权利等,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作为旁观者,虽难以从专业法律视角评判这些复杂问题,但从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来看,席某某母亲郑某某在事件中的强势态度,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这段姻缘破裂的导火索,甚至可以说亲手毁掉了两个年轻人的幸福。
回顾案件,2023 年 5 月 1 日,席某某与女方按照当地习俗举行订婚宴,男方给付女方一半彩礼 10 万元以及一枚 7.2 克金戒指,并签订协议,约定结婚一年后在婚房房产证上添加女方名字。然而,次日在婚房内,两人发生性关系后,女方随即指控席某某强奸,由此拉开了这场备受争议的法律纠纷大幕。从现有公开信息可知,事发后双方并非立即报警,而是进行了沟通。在此过程中,女方母亲提出在房产证上加女儿名字的要求,这一行为却被男方及其家属解读为 “骗婚” 的关键证据。但换个角度思考,女方母亲的这一诉求,或许仅仅只是出于一位母亲对女儿未来婚姻生活的基本保障心理。在传统观念和现实社会环境下,房产往往是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房产证上加名,无疑是给女儿在未来的婚姻中增添一份物质上的安全感,这是再普通不过、也再质朴不过的想法。
如果在此时,席某某的母亲郑某某能够展现出理解与包容,站在两个孩子未来幸福生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理性平和的态度回应女方母亲的诉求,而非表现得过于强势、固执,或许事情的走向将会截然不同。比如,她可以与女方家庭进一步协商加名的具体细节、时间节点等,或者以其他方式来表达对未来儿媳的接纳与重视,让女方感受到诚意与尊重。但遗憾的是,郑某某的强势态度,使得双方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在这起案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两个年轻人情感的破裂,更是两个家庭因沟通不畅、一方的强势而陷入的巨大悲剧。席某某面临牢狱之灾,其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而女方在遭受侵害后,不仅身体和心理受到严重创伤,还要承受舆论的压力。这起案件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在处理婚恋关系尤其是涉及到两个家庭的重大问题时,家长们应该多一些理性与包容,少一些强势与独断,以孩子的幸福为出发点,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与社会环境。否则,最终毁掉的可能不仅仅是一段姻缘,更是两个年轻人的人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