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小孩自称参加过长征,毛主席问谁能证明?主席听到答案:我信

赵婧瑶说历史 3天前 阅读数 906 #历史

寻大舅,寻红军队伍,去报仇!

一个7岁的小男孩,兜里揣着一把小手枪,还有俩金戒指和五块银元,被他大姨给“撵”出了家门。后面,敌人紧追不放,他撒腿就跑,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

逃跑时,他倒霉地挨了敌人的一枪。他心里想,这下可能再也见不到大舅了。可就在这时,红军出现了,把他给救了。

过了三年,他跟着红军走到了延安,打算给机关的大队伍送信。可刚要走,就被儿童团的放哨小孩给拦下了。小孩看他年纪轻轻的,就让他去别处玩儿,别在这儿捣乱。

我当过红军,还走过了长征路!赶紧让我进去,我这儿有封急信得赶紧送。

小朋友们瞅着他那单薄的身子,撇撇嘴说:

“你就瞎扯吧。”

毛主席外出溜达时,听到外面闹哄哄的,就走过去开了门,笑眯眯地问那个小男孩,能不能找个人来证明下情况。小男孩就简单地回了两个字。

哎,没想到是你呀,这下我可真信了。

这娃子到底是谁啊?他真的在红军里待过吗?怎么他说了俩字,毛主席就信了呢?

【7岁:不幸失去两位母亲】

这个小伙子叫向轩。

1928年,向轩才两岁大,家里突然遭了大难。他妈妈贺满姑不小心被抓了,连带向轩和两个哥哥、一个妹妹也都被抓了起来。

向轩的大姨妈贺英,把向轩和他的两个兄妹从牢里救出来后,向轩就一直跟着大姨妈过日子了。

我妈叫贺满姑,满就是满意的那个满,姑就是小姑娘的姑。

向轩脑子里能清晰想起来的,就只有他妈妈的名字了。他对妈妈的那些记忆,全都是听大姨和大舅讲来的。

大姨贺英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她就把向轩当作亲儿子一样抚养。这样一来,大姨就成了向轩的新妈妈,这也让他心里对亲生母亲的想念减轻了不少。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保命成了头等大事。贺满姑被抓的事情,让贺英心里明白,得赶紧教给向轩一些活命的本事,就像是开枪这样的技能。

向轩压根儿没想过,贺英的那个动作,居然让他捡回了一条命。

1933年那会儿,贺英领着游击队跟国民党干了一仗,损失可不小。他们得赶紧换个地方藏身,就打算跑到湖北鹤峰太平镇的大山里头。可倒霉的是,在搬家路上,转移的计划被个叛徒给捅出去了。

游击队一下子就被国民党军队给包围了,他们营地四周顿时枪声炮响不断。

没多久,国民党的人就摸清了大姨家的位置。

“快走……快走……”贺英一手捂着疼痛的肚子,另一手把腰间的包袱塞给向轩,急着让他从后山的小道逃跑。

向轩瞅着贺英,她浑身是血,炸弹把她肚子都炸开了,他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好像以前经历过这种事儿,就像两岁那年失去妈妈时那样,痛苦又要来了。

“老妈...老妈...”

向轩拎着包裹,站在屋后窗边,不停地扭头望向贺英,眼神里满是不舍。

别哭了……去找红军吧……去找你大舅,为他报仇……

向轩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最后瞅了一眼贺英,她倒在血地里,然后他赶紧从窗户爬出去,撒腿就往后山狂奔。

但他压根不清楚贺英提到的那些游击队的大哥大姐究竟藏在何处,只能拎着包裹没命地跑,耳朵边枪声连连,向轩吓得连喘口气都不敢,只顾着一个劲儿往前冲。

包里老有金属叮当响,趁着敌人没留意,向轩赶紧边跑边拉开包,一看里头藏着俩金戒指、五块大洋,还有把小手枪。

向轩没碰那些金戒指和银元,反倒把那把小手枪给掏了出来。

这会儿,枪声渐渐逼近,他使劲攥着手枪,心里默念:别慌,妈妈以前教过,我能行的。

他转身对着后面连放了几枪,可右腿还是不幸中弹了。

向轩急匆匆地躲到了大石头后边,低头瞧着腿上流的血,开始偷偷地抹眼泪。

追捕的敌人声音渐渐逼近,他心想这下完了,眼看就要被逮住了,结果红军及时赶到了。

我舅舅呢,他是贺龙……

向轩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跟赶来救他的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就没了意识,昏了过去。

向轩醒来后,终于见到了期盼已久的大舅。可大舅带来的消息,却让他心头一震。原来,他亲爱的第二位妈妈贺英,也已经不在了。

年纪轻轻的向轩,亲眼看着家里的亲人一个接一个遭遇不幸,这让他心里燃起了不一样的念头,他决定要为逝去的妈妈们讨回公道。

这时候的向轩没有让仇恨左右自己的思维,反倒是碰上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9岁:成为长征最小红军】

向轩到底是该留下还是离开,这成了个大问题。

现在,向轩身边唯一的亲人就是他的大舅贺龙了。如果把向轩送到普通人家去寄养,贺龙心里实在不踏实,担心向轩的安全。再加上向轩亲眼看到了贺英遇害的那一幕,他这人性子硬,满心想着要为亲人报仇,怎么可能轻易就离开呢。

7岁那年,向轩就留在了红军的队伍中。

贺龙因为政务繁忙,就让队伍里的女战士帮忙照看向轩。女战士们看到向轩这么小就没了妈妈,都很心疼他,对他特别好,但也没惯着他。

向轩在女战士们的悉心照料下,慢慢摆脱了失去母亲的痛苦。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曾一度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小小年纪就失去了亲人,这让向轩深深体会到,保卫家园、守护国家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贺龙时刻着向轩的一言一行,看着向轩一点点长大,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于是,贺龙特别为向轩开了绿灯,帮他提交了入党申请。

7岁那年,向轩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成了红军里头年纪最小的党员。

当向轩下定决心要走上两位母亲所奋斗的革命道路时,却突然遇到了变故。

1934年的时候,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大围攻,共产党这回应战没成功,红军没办法,只能开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这时候,贺龙被任命为红二军团的总头儿,他的外甥向轩也跟着他大舅一起,走上了长征的路。

他年纪最小,但从不要求啥特别照顾,心里头一直觉得自己随时可以站出来担事儿。

就算提前做了再多准备,向轩说到底还是个小孩子。

特别是在长征那段日子里,向轩经常得走路翻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大河,还穿过沼泽和雪山这些特别难走的地方。但他却没觉得自己吃了多少苦,反而觉得挺有意思的,挺“带劲”的。

红二军团的征途是从南边起步的,那边地势低洼多。考虑到向轩是队伍里年纪最小的红军战士,大伙儿特地给他找了一头小巧的骡马骑着。

向轩在小骡马的陪伴下,找回了小孩子那种爱玩的心。他跨上小骡马,在乡村的洼地里溜达,手里的马鞭时不时轻轻拍在骡马背上,骡马被拍得疼了,就溅起了一滩洼地里的泥巴。

泥巴溅到了同行的战友衣服上,但这些战友并没有因此责怪向轩。反倒是向轩的大舅听说了这事,火冒三丈,把向轩好一顿训斥,还打定主意要把骡马收回去。

大舅,别让小马离开我,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大舅的一顿批评让向轩恍然大悟,从那以后,每次行军他都不再骑上那匹小马打头阵,而是把骑马的机会让给了其他战友。就连站岗放哨的时候,他也默默无闻,主动提出要多站一会儿。

有时候,战友们瞧着瘦弱的向轩,心里头不忍心让孩子遭罪,就把自己那份口粮省下来,好让向轩能多吃点儿,吃得饱饱的。

红军在长征路上过得非常不容易,每个人吃的都很少,而且定量分配。要是你把自己的那份食物给了别人,那你就得饿着自己了。

那段最苦的日子里,战士们连吃饭喝水都成了大难题。走在前头的兄弟们,为了活下去,开始啃起草来。后面赶上来的战友们,也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嚼起草根。

向轩老是不肯接受,直接把食物递回给了战士们。

“不管多苦多难,向轩都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得继续往前走。”

向轩在长征路上飞快进步,变成了个能自己处理事情的小能手,他的工作能力也越来越强,后来还被提拔为红二军团通信班的副头儿。

到了1936年那会儿,红二军团和红一军团在甘肃碰头了,之后他俩就合并成了八路军第120师。向轩呢,就留在延安继续上学,学文化知识。

不过,向轩在延安那会儿,闹了个挺逗的“小插曲”。

【10岁:送信闹“笑话”】

向轩在通信班干活时收到了一封信,这信是寄给某个机关单位的。他正打算往机关大门里走,结果被门口站岗的一群儿童团员给叫住了。

小孩子团队除了平时上学读书,还得负责站岗看守,帮大人们搜集消息再送出去。有时候,他们还得帮忙宣传,盯着敌人的动静。

儿童团每天都会在机关部门站岗,看到有个年纪轻轻的向轩站在那里,团员们心想这孩子可能是走错地儿了,就劝他去别的地方玩儿去。

向轩说自己过来是为了送信,不过呢,因为他年纪太小,儿童团的人还是不太相信他,都觉得向轩是在说谎话。

你今年到底几岁了,别在这儿瞎扯了。

向轩一听,心里的那股倔强劲儿就上来了,直接喊道:

你是不是怀疑哥哥我不是队伍里的人?告诉你,我不仅亲临过战场,还曾经是红军的一员呢!

小孩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然后又从头到脚把向轩看了一遍,紧接着,大伙儿一块儿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向轩和儿童团的小伙伴们闹起了别扭,动静大得把刚好路过的毛主席给吸引过来了。儿童团的小伙伴们一看,连忙喊住了毛主席。

“毛主席,你给咱说道说道,看谁有理。”

毛主席走上前来,听完儿童团员们的叙述后,瞧了瞧向轩,他正扭着头,满脸都是不服气的样子。毛主席忍俊不禁,对向轩说:

“你自称是红军,那能拿出啥证明不?”

肯定有啊,我可是走过长征,还翻过雪山,穿过草地呢!向轩毫不示弱地回答。

向轩的那番话让毛主席认真了起来,毛主席又仔细打量了下向轩,接着问他谁能作证。向轩连忙大声回答:

“说的是我舅舅和舅妈。”

毛主席接着问向轩的大舅叫啥名儿,向轩一脸骄傲,直接说了两个字:贺龙。

毛主席往那儿一站,心里头像是突然想到了啥,脸上就乐开了花,接着就说道:

现在我明白了,你原来是贺大爷那边的人啊!

孩子们听了毛主席的话后,一个个都向向轩认了错,最后向轩成功地走进了机关大院,把信安稳地送到了目的地。

这次因为年龄问题引发的小误会,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解决了。

但向轩觉得每天光送送文件没啥意思,他心里头老想着上战场,去真刀真枪地干一架。

1937年,抗日战争一打响,向轩立马就嚷嚷着要上战场,连他大舅贺龙都站他这边,觉得他的想法没错。

不过向轩的岁数确实有点尴尬,上了战场的话,他可能就成了需要别人关照、反而拖大家后腿的家伙了。

经过贺龙和向轩多次深入交流后,向轩想去前线的想法最终被搁浅了。

过了三年,14岁的向轩还是不死心,琢磨着要再试试去前线。

这回,他总算是达到了目标。

他成功踏上了抗日战场,在358旅的警卫连里当上了副连长,亲身参与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斗。

在新中国诞生前夕,西北野战军打算攻打陕西省大荔县城北边的国民党军队,于是,荔北战役打响了。

陕北这块地方地形挺复杂。西北野战军那会儿,重家伙主要就是迫击炮和日本造的山炮,打仗主要靠爆破。说白了,就是重武器种类少,数量也有限。

遇到国民党那铜墙铁壁般的防御系统,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怎样才能把他们的防线给突破,这成了当务之急。

为了尽快攻下大荔县城北边,向轩琢磨出一个主意,那就是拿改造过的土炮去轰国民党造的碉楼。

向轩的计策奏效了,但他也亲身经历了子弹横飞的战场。

荔北战役打完后,向轩的右眼差不多看不见了,浑身上下都是伤,身体里还嵌着好些弹片。

向轩觉得,他挨的那些伤,全都是值得的。

【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战场上别胆怯,一胆怯反而更危险。

向轩没把自己的伤当回事,他觉得只要能取得胜利,受点小伤根本算不了啥。

新中国成立后,向轩终于结束了四处征战的生活。尽管这样,他身上那些枪林弹雨留下的印记,却一直都在。

向轩不光右眼看不见了,他右小腿上还有块伤疤,那是逃跑时候弄伤的,留了个跟鸡蛋差不多大的坑。

再说说身上的伤吧,总共有26处伤疤呢。就连在荔北战役那会儿,被炸弹炸到,体内留下了弹片,一直到今天,那弹片还在身体里没取出来。

1960年那会儿,向轩得到了上校的军衔,这可是个大荣誉。

后来,向轩一直在四川的军区里忙活,干到了1982年,他才正式告别工作,宣布自己退休了。

向轩退休后,因为以前打仗时留下的那些老毛病,到了晚年都慢慢冒出来了。

2021年的时候,向轩小时候的事情在网上火了一阵子,网友们纷纷开玩笑说,自己9岁的时候还在瞎胡闹玩泥巴呢,而向轩却已经跟着队伍走长征了。

2023年2月10号,97岁高龄的向轩老人离开了人世。

【结语】

向轩经历了新中国从低谷到辉煌的历程,他亲眼看到了中国曾经受过的委屈,也见证了新中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向轩没有选择过上平淡无奇的日子,而是坚定地踏上了红色革命的道路,并且一直走了下去。

虽然他只是个孩子,但他信念坚定,毅然决然地挑起了保卫国家的重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兴亡的道理。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赵婧瑶说历史

赵婧瑶说历史

赵婧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