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终于想通了,说出隐藏18年的秘密,对中俄项目态度变积极?

刘灵韵丫 23小时前 阅读数 4 #推荐

蒙古国终于想通了?

中蒙合作终于传出了一条期待已久的消息,中国与蒙古国的第二条跨境铁路,于5月14日开工了。

在此之前,这项工程已经被搁置了18年,开工仪式上,蒙古国才终于说出,这隐藏18年的“秘密”。

这到底咋回事呢?

架起边境新通道

中国甘其毛都至蒙古国嘎舒苏海图铁路,从名字就能看出它连接两国的作用。铁路从中国甘其毛都出发,向北延伸到蒙古国嘎舒苏海图。

建设上,中蒙双方各自负责境内段施工,跨境段则采取合作模式,预计2027年完工,届时会改善边境交通状况,促进两国往来。

作为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它和首条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相互配合。首条铁路连通乌兰巴托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是区域交通的重要部分。

新铁路不仅完善现有交通网络,还是蒙古国“14大项目”中的首要工程,未来有可能融入泛亚铁路网和新亚欧大陆桥,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交通要道。??

过去,蒙古国南戈壁省塔温陶勒盖矿区的煤炭,主要靠卡车运输到中国。卡车运输量有限,边境路况差容易堵车,还经常出现煤炭被盗的情况。

铁路建成后,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预计通车后,年运输量能达到3000万吨,运输成本降低30%,运输距离也会缩短约三分之一,大幅提升中蒙能源运输效率。?

铁路还能促进跨境物流行业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对蒙古国来说,有助于保持6%以上的经济增长率。

对中国而言,中国60%的焦煤依赖进口,蒙古国是重要供应方,2024年蒙对华煤炭出口8370万吨,占其出口总量91.3%,铁路建成将巩固双方能源贸易关系,保障中国能源供应。

从区域发展看,铁路融入亚欧大陆桥和泛亚铁路网后,能提高中蒙过境贸易量,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融合。?

十八年磨一剑

其实早在2004年,中蒙双方就开始探讨,建设甘其毛都至嘎舒苏海图铁路的可能性,当时主要是基于,蒙古国塔温陶勒盖矿区的煤炭开发需求。

到了2008年,双方才正式进入谈判阶段,此后的18年里,两国相关部门、企业代表进行了60多轮磋商,几乎每年都要进行多次面对面沟通,电话、邮件往来更是不计其数。?

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塔温陶勒盖煤矿所有权争议。这座煤矿储量巨大,至少有80亿吨煤炭资源,被称为“世纪大矿”。

蒙古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甚至部分地方势力,都想在煤矿开发和铁路建设中占据主导权。

比如在2011年,蒙古国议会就煤矿开发权和铁路建设方案,进行过激烈辩论,各方僵持不下,导致项目规划被搁置。

直到2019年,蒙古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明确了塔本陶勒盖铁路公司,作为蒙方建设主体,才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期间已经耗费了大量时间。?

中国铁路采用的是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而蒙古国部分铁路,沿用苏联时期的1520毫米宽轨轨距。

如果采用不同轨距,列车在边境需要换装,这会大幅降低运输效率。如果统一轨距,无论是中国标准还是蒙古标准,都涉及到巨额的改造和建设成本。

两国技术团队,从2009年就开始对接,光是轨距选择方案,就讨论了近10年。

直到2018年,双方才达成共识,采用中国标准轨距建设,同时在蒙古国境内预留宽轨改造条件,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

此外,外部势力干扰也不容忽视。蒙古国总理曾公开表示,在煤炭合作和铁路建设过程中,有国外势力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项目进行干预。

虽然没有点明具体是哪些国家,但有分析认为,部分西方国家和国际资本,担心蒙古国与中俄加强合作,会影响其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布局。

这些势力通过舆论宣传、经济诱导等手段,试图影响蒙古国的决策。

比如在2015年前后,国际上突然出现一些,关于塔温陶勒盖矿区环境问题的负面报道,导致项目审批进度放缓。

不过,面对这些阻碍,中蒙双方始终没有放弃,通过高层互访、联合工作组等方式,逐步排除干扰,最终推动项目顺利开工。

地缘经济下的明智选择

在开工仪式上,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表示,蒙古国将积极参与中俄铁路和天然气管道建设的三边合作,释放出加强与中俄合作的信号。?

蒙古国态度转变,是多种因素导致的。

之前蒙古国推行“第三邻国”战略,试图靠近美国等国家,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中,拒绝与中俄合作,结果错失发展机会,俄罗斯转而和哈萨克斯坦合作。

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存在潜在风险,蒙古国担心影响自身经济。加上蒙古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弱,最终认识到依靠中俄地缘优势,深化合作才是发展经济的正确选择。?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国家之一。

境内有1170个矿区,煤炭储量约1620亿吨,仅塔温陶勒盖矿区煤炭储量,就至少有80亿吨,这为中蒙合作提供了资源基础。

在贸易方面,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煤炭买家。2024年,蒙古国91.3%的煤炭,出口到中国。

而中国60%的焦煤需要进口,蒙古国凭借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中国重要的焦煤供应国,双方贸易互补性强,合作紧密。?

铁路建成后,短期内能提升中蒙贸易效率,让蒙古国资源出口更便捷,保障中国能源供应。

长期来看,以这条铁路为基础,中蒙俄有望在天然气管道等更多领域展开合作,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未来,三国之间能源、货物和人员往来会更加频繁,共同打造繁荣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局面。

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两国长期合作的成果。它历经18年终于开工,承载着两国发展的希望,也将为未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账号部分图片和内容,都来自官方媒体或互联网,如果存在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马删除,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一部分进行了润色,如有雷同,请不要当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刘灵韵丫

刘灵韵丫

刘灵韵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