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拟控制马六甲,若台海生变切断中国海上能源线,中方两招破局

袁周院长 8个月前 (08-13) 阅读数 222 #军事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有记者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提问称,美军在6月份发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书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西南方向的科科斯群岛被罗列在内。该群岛属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上临近南海咽喉区域的马六甲海峡,后者涉及中国半数的原油需求。而如果美军在科科斯群岛进行军事动作,显然意味着美军寻求扩大印太存在。对于美军或落子科科斯群岛威胁马六甲海峡的情况,毛宁回应指出,中方始终主张,国家间军事合作不得有损区域和平稳定,不应当损伤第三方利益或针对第三方,相关国家应多进行有益亚太和平稳定之事。

马六甲海峡作为海上要津,同中国能源进口及海上经贸命脉息息相关。美军同扼守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建立着军事盟友关系,美军具备切断马六甲海峡的能力。

这一背景下,美军如果继续投资升级科科斯群岛,则表明美国有意升级南海中美军事对峙情况,有意堆叠在南海方向的军事纵深。而如果台海有事、大陆收台,则在马六甲方向美军或基于其长期军事部署,限制马六甲海峡通行情况,对中国经济与安全体系构成损伤。马六甲海峡通行受阻,也将引发中国能源海上连通命脉受限。美军封锁马六甲海峡的军事威胁,具有现实性。形势要求中国提前做准备,以多元应对举措,增加中国能源供应体系韧性。

其中有两个方向的已有准备,值得关注。一,呈圆状展开的中国能源进口线路,马六甲海峡是其中之一而非全部。

中国自俄原油进口规模已超过自沙特进口,俄罗斯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最大供应国。中俄油气贸易通过陆上管线方式进行,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中国同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具有类似特征。而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将为中国-西亚、中东国家合作,增加新通道。除此之外,中国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缅甸皎漂港建立的合作关系,均具有陆海联运通道特征。前者通过中巴经济走廊与华连接,并已颇具规模。后者相关的中缅经济走廊项目,因缅甸境内的冲突局面,进展有限。

而这两处经济通道的特征均为,不必途经马六甲海峡,运输链路更为简单。在必要时中方的资源投入下,可以一定程度上对马六甲海峡形成替代。在中俄协力开发的北极航道事项上,该航道并不连接中国-中东,而是对全球主要地缘版图的中国-欧洲形成海上直连。

如果北极航道随气候变暖等情况成为全球主要航路之一,其将能够对马六甲海峡航运量形成分流。二,推进本国能源勘探,促进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增大能源自主。中国油气勘测技术位于全球前沿水平,已摘去20世纪中叶面临的贫油国帽子。在四川盆地等多地,陆续涌现能源勘探成果。

在南海、东海等地的海上油气开发方面,中国位于全球一线地位。中国同样是光伏、风电、水电新能源开发最集中的国家,新能源装机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新的能源获取渠道,在对传统的能源国分布情况与地缘布局,形成解构。对美国在全球关键航路处的军事存在,形成降级式冲击。除此之外,随着中国海空军走入深蓝远海,常态化现身北太阿拉斯加等海域,美军对关键地缘位置的封锁能力相比以往下滑。马六甲海峡由谁主导一事,当下尚不能做出定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袁周院长

袁周院长

军事专家,特约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