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气!董袭莹的姑姑简直太过分了,居然抄袭自己学生的论文!
这件事真的越闹越大了,而且挖出来的猛料也越来越多了,让人触目惊心!
我有预感,接下来针对某些东西的改革恐怕就要开始了!
董袭莹那篇著名的33页博士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被指与北京科技大学几位老师和一位研究生在2022年提交的一项发明专利《一种跨模态图像生成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存在多处雷同,而该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之一赵基淮,竟是董袭莹姑姑班晓娟的学生!
这个瓜够炸裂了吧?
据报道,对比发现该专利的part1方法多个图片与董袭莹论文重复,且有一篇英文SCI论文由赵基淮、董袭莹、Yue Ming三人为共同一作发表,董袭莹的博士论文part1几乎全部抄自该英文SCI论文。
再从文字重复率来看,
董袭莹的博士论文与该专利文字直接重复约20%-25%,结构与逻辑重复约10%-15%,实验数据与结果重复约10%-15%,创新点与结论重复约5%-10%,部分内容甚至达到逐字重复的程度,
这简直就是在光明正大地抄袭啊!
赵基淮可不是普通学生,他是一名双耳听力障碍的学生,从小戴着人工耳蜗,但依然热爱科研,努力拼搏,他甚至编写代码时都得需要借助视觉化工具逐行调试,就连组会讨论都只能通过文字沟通,相当艰苦,为此他还被评为北科大的“自强之星”,是该校的励志名人。
而董袭莹的姑姑班晓娟作为赵基淮的指导老师,本应引导学生走上学术正途,却反过来“帮助”董袭莹抄袭赵基淮的科研成果,这无疑是对赵基淮的巨大伤害,也严重违背了学术道德和师德。人家赵基淮一个残疾人,双耳失聪,家里全靠妈妈在超市打工赚钱,能考上研究生得多不容易?结果就因为是她学生,就被卡着不让毕业,硬生生把人家写的论文、搞的发明全都拿给侄女当了"嫁妆"!
就算是古代都没有这么明目张胆的吧?
国家卫健委已于5月1日宣布成立调查组,北科大也承诺核查专利权属。但赵基淮的遭遇已撕开教育公平的伤口——听证会上连话筒都够不到的残障学生,如何对抗盘根错节的学术门阀?
反正这种遭遇要是压到我身上,我们当中总要垮一个的。
学术圈总爱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董袭莹事件告诉我们:有些人站的不是巨人,而是踩着寒门学子的脊梁上位。这样的寄生虫就应该连根拔起!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