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激烈时刻,中俄大后方传来喜讯

孤君奋战 1天前 阅读数 24 #财经

据环球日报报道,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中蒙两国能源合作重要通道——中蒙甘其毛都至嘎舒苏海图铁路14日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继1956年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建成通车后,时隔近70年再建的第二条中蒙跨境铁路。

“我们与蒙方合作伙伴始终保持密切协作,按照双方明确的‘统一设计、各自建设、一次联通’原则,深度参与项目规划,持续完善跨境运输标准对接、口岸通关协作机制,协商解决关键问题。”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这条铁路早在2007年就已提出,却一拖就是18年。为什么这么一条铁路,能拖18年?蒙古国给出的解释是:“国内外煤炭利益集团阻挠、铁路轨距争议严重”。话虽不假,但只说了一半。真正的问题在于,蒙古国对地缘政治的摇摆与幻想。

从地图上看,蒙古国处在中俄之间,是一个典型的“夹缝国家”。长期以来,它虽然经济上严重依赖中国、能源上倚重俄罗斯,却始终幻想“第三邻国外交”,想摆脱对中俄的依赖,拉拢美国、日本、欧盟,希望这些西方国家能提供替代市场和战略支撑。

中蒙新铁路开工(资料图)

如今能够顺利动工,显然得益于当前中蒙关系的明显升温,也说明双方在推进务实合作上有了更高程度的互信和共识。事实上,铁路项目只是中蒙合作不断深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两国边境地区的贸易、旅游和人员往来持续回暖,口岸的通关数据节节攀升。

以中国对蒙古国开放功能最全的二连浩特口岸为例,单日通关旅客高峰突破1.3万人次,日通行车辆也超过千辆,呈现出罕见的活跃景象。

蒙古国对中俄来讲,其最大的现实作用就是提供资源、为跨境运输服务,能源合作是重中之重。如果蒙古国能搞明白自己的立场,中俄吃肉当然能带着它喝汤,这点额外成本中俄愿意付也付得起,不过一点过路费与廉价天然气而已。但蒙古国要是不顾被中俄“包围”的现实情况,不顾其糟糕的经济发展形势,非要拿“第三邻国”引入域外力量,那中俄也完全可以绕开蒙古国搞能源合作,让它从有所谓“共同利益”的美国那里谋求发展

普京此前与蒙古国总统举行会谈(资料图)

近日,一个由蒙古人民党总书记索德巴特尔率领的代表团来京,也见到了中方高层。双方的这一系列高层互动显示出,中蒙关系正在这段时间里迅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蒙新铁路的开工建设,则可以视作两国合作带来的成果之一。中国希望扩大市场、邻国保持稳定,蒙古国希望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两国有着广泛的共通利益空间,加强关系与合作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更何况,中蒙如今都正在面对一个不稳定的世界。为此,一段稳定的中蒙关系,对两国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今年上合组织已经官宣会在中国召开,作为上合重要成员国,近日中俄就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再次就协助蒙古国融入上合达成共识。要知道,蒙古国从2004年开始就成为上合观察员了,甚至是上合成立以来首个观察员国,比之后已经“转正”的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伊朗等都要早。近年来中俄也曾多次公开支持其“转正”,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直言表示,蒙古国几乎不会面临转正障碍,这种高层共识,就为蒙方加入清扫了外部阻力。可以说,蒙方转正的时机和条件都已经成熟了。

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资料图)

近两年,随着俄罗斯国家经济战略整体上呈现出“向东看”,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规模也随之提升,原本几个沉寂许久的能源项目都在这几年重新活跃起来。但作为中俄之间最大的一个能源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却没有什么起色,这与蒙古国有很大关系。就在近期,蒙古国一改之前暧昧不清的态度,公开批准一项合作。俄能源部日前证实,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已经批准了“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项目,这条天然气管道正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延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孤君奋战

孤君奋战

原创的,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