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同意跟美方接触,特朗普露出真面目:美国不需要签贸易协议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美关税谈判再添变数!中方刚同意与美国接触,特朗普便露出了真面目,语出惊人地扬言:美国“不需要”签署贸易协议。

要知道此前可是美国不断公开表示“想和中国进行关税谈判”的,现如今在美方的请求下,中方终于答应就经贸问题进行会谈了。
那么,特朗普又为何要说“美国不需要签协议”呢?

5月7日,经中国商务部证实,中方高层领导将于9日至12日访问瑞士期间,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经贸会谈。
此前,美方已通过多个渠道向中方传递调整关税的意愿,并主动请求和中方进行接触。

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此次会谈“应美方请求举行”,旨在通过对话解决美方单边关税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

然而,特朗普在会见加拿大总理时却公开宣称:“美国不需要签协议,是他们得跟我们签,他们想要进入我们的市场,而我们并不想进入他们的市场。”

特朗普的这一表态与白宫官员此前“签署协议是首要任务”的论调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美国财长贝森特公开表示中美会谈将“缓和局势”,但特朗普的言论直接暴露了美方内部立场的分裂。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变脸”可能与国内政治周期密切相关,距离2026年中期选举仅剩一年多的时间,他急需通过强硬姿态巩固选民基础。

自2025年1月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中美关税冲突持续升级,美方对华平均关税已升至145%,中方反制措施将对美关税提高至125%。

这种“禁运级”关税对全球产业链造成严重冲击,据标普全球预计,2025年美国轻型车销量将减少64万辆,家电、服装等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5%。

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更是公开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年收入损失约5000美元。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业界发出强烈反对声音,几乎各界都在呼吁“尽快终结这些关税”。

但特朗普却似乎不为所动,甚至还在公开讲话中宣称:“美国不与中国贸易没有任何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展现出坚定而灵活的姿态。

5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明确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是一贯的。”

何亚东强调,美方若真想谈判,必须“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并警告中方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为代价,去和美国达成任何的协议。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也指出,中方同意接触是“善意举措”,但不等于让步。
中方的这种策略既考虑到全球经济稳定的需要,也回应了美国业界和消费者的呼声。

事实上,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在2024年已超过3600亿美元,这种结构性优势让中方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通过多边机制对冲风险,2025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18%,对东盟出口增长22%。

这种市场多元化策略,削弱了美国关税的实际效果,而回顾以往的历史,美国的关税政策从未真正解决经济问题。

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进口关税平均税率提升至52%,不仅导致全球贸易萎缩60%,还加剧了大萧条。

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对进口商品征收10%附加费,则是直接引发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令美元疯狂贬值30%。
这些教训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单边关税政策本质上是“经济自戕”。

尤其是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主张,更是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大概率将导致“双输”局面。

特朗普的“不需要协议”言论,暴露了其贸易政策的核心矛盾,这种“零和博弈”思维,与全球化时代的经济规律背道而驰。

而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很多协议都只能是动态平衡,不过虽然特朗普的“变脸”战术制造了短期不确定性,但中方“打谈结合”的策略已证明其韧性。

最后,希望以特朗普为首的美政府能够明白,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最终都将付出代价。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财联社2025年05月07日关于“关税谈判再添变数?特朗普语出惊人:美国不需要签贸易协议”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中国新闻网2025年05月08日关于“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环球网2025年05月08日关于“中美将就经贸问题会谈,中国专家:中方同意与美接触不等于谈判,也不意味让步”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中国新闻网2025年05月08日关于“中方再回应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商务部:美方要拿出诚意、拿出行动”的报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