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崩塌总是从内部开始,美利坚3大巨头,为“分赃”吵起来了
近日,美国众议长麦卡锡突然就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向拜登发难,在他的计划中,美国债务上限只提高了1.5万亿美元,同时试图废除拜登政府的一系列议程,比如限制可自由支配的支出、取消学生贷款减免计划、削减对国税局的拨款等等。
麦卡锡突然向拜登发难
麦卡锡说,这次措施可以帮美国纳税人节省超过4.5万亿美元的资金。另外,该法案还将对拜登政府的绿色能源补贴政策开刀,一套组合拳下来,无疑是对拜登政府施政成果的一次釜底抽薪。
法案一经公布便引发轩然大波,民主党人宣称麦卡锡的提议将“伤害数百万人”。考虑到美国两党政治的现状,这个法案即便在共和党人掌控的众议院获得通过,掌控参议院的民主党人也未必会真正付诸实施。
本质还是美国两党之争
但美国此次两党斗法在财政问题上开撕,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今美国的财政实力,还撑不撑得起一个全球帝国的摊子?
和白宫、国会的政客们不同,美军将领对花钱这件事,不会想那么多。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军最高将领马克-米利就说了:如果俄乌冲突的结果让“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受到质疑,美国将不得不把军费开支提高一倍。
一边是政客们就债务上限问题撕扯,声称要把政府开支削减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另一边是军方还想扩大军事开支,以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样的反差,既是美国内部派系利益的斗争,也反映出美国支撑其全球霸主地位愈发力不从心。
不给钱怎么办事?
事实上,美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在陆地上鲜有威胁,北方是顺服的加拿大,南边是穷困的墨西哥,北美大陆最好的土地尽在美利坚之手,只要维持一个相对低的防务支出便可以维护美国自身的安全。二十世纪初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就是这样做的,陆军规模非常之小,海军相对于同期的英国而言只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对象,远比不上雄心勃勃,建立公海舰队试图和英国在海上争霸的德国。
但随着美国介入一战、二战,由区域强国一跃成为统领一极的全球大国,再到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帝国,美国的触角伸向了世界范围内的每个角落。他们进攻性极强的对外政策必然导致高额的军费开支。
军费开支是维持美式霸权必要的
在美国经济形势蒸蒸日上的时期,庞大的军队对帝国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正向作用,而经历了产业空心化、和多次经济危机的打击,日益空虚的帝国再想维持这样一支冠绝全球的武力就显得力不从心。
如果换一个内部掌控力强、财政纪律良好的国家,此时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稳步收缩过度膨胀的帝国,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帝国造血能力的再生与恢复当中,而享受了几十年帝国红利的美国,想要克服重重派系利益做出刮骨疗毒式的自救显然已经不可能。
想让美国刮骨疗毒显然不可能了
对美国时政有所了解的朋友会知道,政客们的表态和最终实际产生的效果往往隔着很大一段距离,无论是拜登、麦卡锡还是米利,最初的宣言往往是所在派系利益的最大伸展,而经过反复博弈与妥协后,形成的博弈结果才是各家最终的分赃战绩。
但就是在这样的博弈中,各方派系往往过度关注自身利益,而会有意忽视了共同乘坐的这条大船究竟驶向何方,我想,这才是帝国黄昏将要到来的前奏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