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72小时刚过,缅军坐不住了,中方救援还在继续,就直接开火了
果然天灾也挡不住人祸,内战期间发生地震,反对派第一时间宣布停战两周,缅甸军政府却一边向国际社会寻求援助,一边妄想借助天灾铲除异己,尤其是在中方救援人员到达之后仍然没有任何收敛,不顾平民的死活,直接对反对派发动了空袭。
缅甸军政府此举究竟意欲何为?反对派又会做出何种应对?
3月28日,在军政府和反对派打的不可开交期间,缅甸突发7.9级地震,30公里的震源深度直接导致邻国泰国全国有感,中国云南边境地区同样震感强烈。
地震的发生带来的结果是数座城市被毁,成千上万的灾民需要援助,这对原本就处于战火中的缅甸平民来说无异于火上加霜。
好在地震发生之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于此,缅甸周围邻国在接到缅甸政府的求助之后,很快组织起人员携带物资前往救援。
尤其是中国,立马就拿出了1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并且派出第一批两支救援队,在短短24小时就到达灾区开始进行灾民的救援和安置工作。
理论上来说,邻国已经伸出了援助之手,作为缅甸的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当下最该考虑的不应该是与反对派的斗争,而是尽量帮助灾民走出困境,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然而与反对派抢先宣布停战两周参与救援相比,缅甸军政府的态度却有些差强人意,不但将救援工作全都寄托在了国际援助,更是没有想要停下打击反对派的意思。
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清楚,灾害发生之后,最佳的救援时间就是72小时之内,然而此次地震灾害来的突然,而且震后余波不断,仅在3月30日一天内就发生多次余震。
再加上受灾地区基建设施也算不上完善,因此截止到3月31日中午,在黄金72小时过去之后,仍然有无数灾民被埋在废墟之中。
此时缅甸军政府也不是完全没有表态,而是在当天宣布3月31日至4月6日为全国哀悼日,全国降半旗对地震遇难者表示哀悼。
可随后反对派“民族团结政府”就表示,军政府仍然没有放弃对反对派的打击,甚至在掸邦、克钦邦等地发动空袭平民区,一度导致救援中断。
原因不难猜,距离地震中心附近的三个大省是双方交战的重点,对于军政府掌控的区域,敏昂莱自然无话可说,但是对于反对派掌控的区域,就有一点“趁你病要你命”的嫌疑。
然而无论这些地区掌握在谁的政权手里,受到地震伤害最大的依然是哪些平民,此时双方应该同时停手,共同帮助受害灾民回归正常生活才是重点。
尤其是中国等国家已经伸出了援手,我们甚至出动了运-20就是为了快速将这些救援物资送到灾民手中,在这样的前提下缅甸军政府还不选择停火,明显是将这样的帮助看做“理所应当”。
不过敏昂莱还是在30日现身慰问了云南救援医疗队全体成员,并对中方能在震后第一时间到达救援表示了感谢,甚至就连缅甸网民都在各自的社交媒体表达对中方施以援手的感谢之情。
然而除了“谢谢中国朋友的帮助”这样的字眼外,还有不少人提醒“中国朋友注意安全”,一来自然是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二来就是提醒我们的救援人员不要被缅甸内战波及。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缅甸当下受到天灾的侵袭,理论上缅甸军政府应该用最快的速度参与到救援当中,而不是将打击异己作为第一要务,尤其是如果因为坚持内战导致救援受阻,那么必将受到舆论的讨伐。
一个政权如果得不到民众的支持,甚至还会因此成为反对派手中的把柄,因此敏昂莱的这一系列举动看起来确实不怎么聪明。
而且通过这次地震也让人看到缅甸军政府在面对各种天灾时的应对措施并不完善,能够拿出的专职救援队伍仅仅3000人,更是缺乏对救援产生帮助的现代化设备。
可见长时间以来,军政府都是将打击反对派作为第一要务,对缅甸国内的民生问题不怎么上心,这或许也是灾害发生后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由于缅甸军政府长期受到美欧的制裁,因此在接受国家救援发方面也有所选择,还会觉得那些西方国家可能“不怀好心”,甚至限制其救援物资进入灾区。
一边向国际社会寻求救援,一边又对接受救援心怀芥蒂,这种矛盾的心理势必会对救助工作产生阻碍,再加上军政府将救援物资集中在自己掌控的区域,却对反对派控制的区域视而不见,可见根本无法做到公平公正。
好在国际的舆论还是有一些影响,缅甸军政府自然也不能将国内民心推向反动派,于是在4月2日宣布将停火20天,参与救援。
然而根据最新消息,缅甸地震已致超过3000人死亡,4500多人受伤,另有350余人失踪,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将重心放在救援任务中。
至于救援结束后缅甸内战又会是何走向,那就只能交给时间来证明了,毕竟民心所向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以,你觉得缅甸军政府现在想通这个道理算不算晚?
信息来源:
光明网2025-04-03《缅甸军方发布临时停火声明》
新京报2025-04-02《缅甸地震已造成超3000人死亡》
新京报2025-04-02《外交部:强烈敦促缅甸各方确保中方在内各国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