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女子三嫁育三子,俩儿与苏轼缘牵恩怨情仇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总有一些奇人轶事,像熠熠生辉的珍珠,镶嵌在岁月的锦缎之上,令人忍不住一探究竟。今天要讲的,便是一位北宋奇女子的传奇人生。她,一生历经三次婚姻,为三位丈夫各生育了一个子女,且个个声名远扬。更令人称奇的是,她的两个儿子与大文豪苏轼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
这位奇女子姓仇,在那个女子名字鲜少留于史册的年代,我们就称她为仇氏吧。仇氏的第一段婚姻,嫁给了饶州浮梁(今江西境内)的林姓人家。在林家,仇氏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便是日后与苏轼交情匪浅的佛印。佛印,原名林了元,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堪称神童。三岁时,便能流利诵读《论语》,五岁时,更是能背诵三千首诗词,四书五经对他而言,亦是烂熟于心。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在佛印仅仅两岁的时候,仇氏便离开了林家,至于其中缘由,已无从考证。或许正是母亲的离去,在佛印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对尘世超脱的种子,影响了他日后走上参禅学佛的道路。
离开林家后,仇氏辗转来到了江苏扬州,嫁给了当地有名的学者李问,成为他的小妾。在李家,仇氏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 —— 李定。李定长大后,投身仕途,成为王安石新党一派的重要人物。但他与苏轼之间,却因立场不同,逐渐走向了对立面。
仇氏的第三个孩子,是她与第三任丈夫郜某所生的女儿,名叫郜六。在当时的汴京开封教坊司,郜六以艺名蔡奴而声名远扬,凭借着出众的才艺和美貌,成为教坊司中的当红头牌,引得无数公子哥为之倾倒。
咱们回过头来,重点讲讲仇氏的两个儿子与苏轼之间的故事。佛印与苏轼的友情,那可是一段千古佳话。苏轼,大家都知道,才华横溢,诗词书画无一不精,同时对禅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佛印,自幼饱读诗书,有着深厚的儒家功底,后来又潜心钻研佛法,在禅学领域造诣颇高。两人可谓是志同道合,不仅在学问上相互切磋,彼此欣赏,还常常一同游历山水,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苏轼与佛印一起打坐。苏轼打趣地问佛印:“你看我打坐的样子像什么?” 佛印微笑着回答:“你打坐的样子很像一尊佛。” 苏轼听后,心中暗自得意,接着反问道:“那你可知我看你像什么?” 佛印摇了摇头。苏轼哈哈大笑道:“我看你像一堆牛粪。” 佛印听后,只是笑笑,并未生气。苏轼以为自己占了上风,回家后还得意地将此事告诉了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后,却笑着说:“哥哥,你输了。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佛印像牛粪。” 苏轼这才恍然大悟,对佛印的豁达和境界更加钦佩。
还有一回,苏轼和黄庭坚相约一起游西湖,他们知道佛印这个 “吃货” 每次都不请自来,便想偷偷乘船到湖心游玩,避开佛印。可没想到,船到湖心,苏轼突然看到远处一艘小船快速驶来,定睛一看,船头站着的正是佛印。原来,佛印早就料到他们会偷偷出游,便雇了一艘小船追了上来。苏轼和黄庭坚见状,也只能无奈地笑了笑,再次让佛印蹭吃蹭喝。从这些趣事中,便能看出苏轼与佛印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虽是好友,却更像是一对能互相捉弄、调侃的 “损友”。
而仇氏的另一个儿子李定,与苏轼的关系则完全不同,两人可谓是势同水火。苏轼属于旧党,在政治立场上与王安石新党存在严重分歧。李定作为新党成员,自然与苏轼站在了对立面。尤其是在得知李定未为母亲仇氏守孝一事上,苏轼抓住这个把柄,写了一篇关于孝道的文章,将此事公之于众。在当时那个极为重视孝道的社会,这可是一件大事。李定因此受到御史言官的口诛笔伐,最终被弹劾丢官,背上了 “不孝” 的骂名。
李定丢官后,心中对苏轼充满了怨恨,从此便与苏轼结下了死仇。为了报复苏轼,李定先是检举苏轼在奔丧期间贩卖私盐,不过由于证据不足,此事不了了之。但李定并未善罢甘休,他从苏轼的文章中挑毛病,终于找出了若干讽刺新政和朝廷的诗句,由此引发了轰动一时的 “乌台诗案”。苏轼因言获罪,险些性命不保,最终被贬到黄州。可以说,苏轼人生的这一重大转折,与李定有着莫大的关系。
回顾仇氏的一生,三次嫁人,生育了三个名人子女,且两个儿子与苏轼之间的关系如此复杂,或为挚友,或为死敌。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的奇妙,仿佛是上天精心安排的一场大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些故事被尘封在岁月之中,如今当我们再次翻开这些篇章,依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这故事有意思,别忘了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愿您往后的日子也能像这故事一样,充满惊喜与精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