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油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济南全城上演“生命绿灯”,为青海婴儿劈开生命通道
“呜——呜——”3月29日晚高峰,济南街头刺耳的救护车警笛声中,夹杂着交警摩托的轰鸣。一辆从青海跨越1500公里而来的救护车上,躺着一名呼吸衰竭的1月大婴儿,晚高峰的车流却如铜墙铁壁。就在这时,济南交警一把拉响警笛,对着救护车司机喊出这句全网刷屏的话:“尽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济南交警!”
这场与死神赛跑的“全城行动”始于当天17时42分。载着重症婴儿的救护车刚下高速就陷入经十路拥堵车流,导航显示到达山东省立医院还需48分钟——对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患儿而言,这可能是生死之别。济南交警指挥中心通过智能交通系统锁定救护车位置后,立即启动“绿色生命通道”预案:8个路口信号灯远程调控为绿灯,12名铁骑接力开道,沿途司机听到广播后纷纷摇下车窗打手势示意让行。网友拍摄的视频里,甚至有私家车直接冲上马路牙子腾出空间。
“当时救护车时速开到90公里,我的摩托车都快追不上了。”参与护航的交警王昊回忆,平日需40分钟的路程最终仅用9分钟。更令人动容的是,当救护车驶过时,斑马线上的行人集体驻足,公交车上的乘客纷纷探头张望——整座城市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为聆听生命的脉动。医院监控显示,患儿被送入PICU时,其血氧饱和度已降至危险值,主治医生坦言:“再晚10分钟,可能就要上ECMO了。”
这场救援背后藏着济南交警的“黑科技”。据了解,该市2023年建成的“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可实时追踪特种车辆,自动生成最优路线并调控信号灯。但比技术更珍贵的是市民的自觉——数据显示,济南机动车“45度让行法”普及率达78%,居全国前列。正如网友“泉城人家”的留言:“这一刻,所有鲁A车牌都成了救护车的一部分。”
截至发稿,患儿已脱离呼吸机。这场跨越青鲁两地的生命接力,让我们看到了技术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智能系统为生命争分夺秒,而普通人的每一次让行,都是对“生命至上”最朴素的诠释。或许正如那晚济南街头闪烁的警灯所示: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在高楼广厦,而在为陌生婴儿亮起的一路绿灯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