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占16%却掌控80%土地,南非城市隔离格局为何难改?

地缘漫说 1周前 (05-07) 阅读数 1365 #国际

站在开普敦桌山俯瞰,城市轮廓被一条无形的刀锋切开,北侧是维多利亚式花园别墅和玻璃幕墙写字楼,南侧则是绵延数十公里的铁皮棚户区。

2025年3月,市政厅批准在市中心新建高尔夫球场引发抗议,占屋者高举“土地即尊严”的标语冲进空置豪宅。这场冲突,轻轻地撕开了南非那最深最深的伤疤:种族隔离制度,即便已经废除了31年之久,但是开普敦却有87%的优质土地,依然牢牢地掌控在仅仅16%的白人手里。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登陆好望角时,就以“防疫”为名将科伊桑人驱赶到盐河对岸。英国接管之后,更是利用铁路线达成了空间上的隔离:在白人区铺设了双轨铁路来运输矿产,而黑人却只能乘坐单轨通勤车往返于矿区。

这套“流动劳工制”,让白人庄园主,既获得了较为低廉的劳动力,又避免了与黑人共同享有城市的空间。1913年的《原住民土地法》,将黑人牢牢地禁锢在了全国仅仅7%的贫瘠且荒芜的保留地之中,为日后的种族隔离,奠定了在地理层面上的基础。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开普敦第六区的命运,最为显著地体现了这种空间暴力。这个曾经汇聚了马来裔、印度人和黑人的多元社区,在1966年被宣告为“白人专属区”。

3.5万非白人居民被迫迁往30公里开外的沙地,社区教堂被改作了白人警察局,混血家庭的合影成为了博物馆的陈列品。如今第六区依旧是大片的荒地,唯有博物馆外墙的涂鸦,书写着:“我们并非流浪者,而是被流放者。”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1948年,南非国民党上台之后,将殖民时期的隔离惯例,升级为了一套精密的制度体系:

《人口登记法》用肤色深浅划分四个种族层级,连日本人都被归为“荣誉白人”。

《集团地区法》强制迁移350万非白人,开普敦黑人社区距市中心最近26公里。

《背德法》将跨种族恋爱定为刑事犯罪,警察定期突袭混居社区卧室。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最精妙的构思无疑属于“班图斯坦”制度。政府将黑人分配到10个名义上的“黑人家园”,借助取消南非国籍的手法,从而达成了法律层面的隔离。

温达、川斯凯等那些傀儡政权,在1970年代被宣布“独立”,不过实际上却转变成劳动力的储备基地。这一套体系不但巩固了白人的经济特权,还成功地把种族间的矛盾转化为所谓的“国际争端”。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1994年,曼德拉在开普敦市政厅前宣誓之时,黑人棚户区爆发了欢呼声。但新宪法在社会住房条款当中埋下了隐患:第26条规定,“国家应在其资源的范围之内,逐步地实现住房权”。这给拖延政策留下了法律后门。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数据显示,1994-2025年间,开普敦新建的120万套保障房中,83%位于远离就业中心的棚户区。政府曾计划,在桌山修建270套社会住房,但是因1.04亿兰特(约5000万人民币)成本被叫停。

这个时候,市中心伍德斯托克医院的空置建筑,被占屋者改造成社区,墙上宪法条文与霉斑共生:“每个人都有权获得充分住房。”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开普敦市政厅前的曼德拉铜像,如今俯视着三个平行世界:

北侧Waterfront商业区安保森严,白人游客在星链卫星下品尝红酒;

南侧帐篷营地蔓延如菌毯,失业青年用集装箱改造临时诊所;

东侧桌山豪宅区新筑起3米高墙,开发商广告写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宁静”。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这种空间隔离,本质乃是经济秩序的物化。白人依旧控制着76%的上市公司,以及92%的优质农田;黑人青年的失业率竟高达63%。

当土地改革法案在议会历经30年之久却无果而终时,占屋运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底层民众的空间反抗——2025年,开普敦37%的空置房产被强行占据,市政厅的强拆行为引发的冲突致使14人丧生。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开普敦大学教授萨拉姆·阿卜杜拉称:“我们拆除了种族隔离的路障,不过却筑起了资本隔离的高墙。”这座城市的海岸线依旧壮美,可海风送来的不再是自由的气息,而是阶层固化后的血腥味道。

当高尔夫球场的推土机,碾过占屋者的菜园时,人们猛然发觉:地理隔离,从来都不仅仅是空间层面的问题,而是权力在三维世界里的投影。

(本图片来源于真实数据素材)

※本文参考了以下权威资料和文献:

1.李新烽著,《南非土地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

2.徐薇,《南非种族与族群之间边界的强化与去除(1910-2000年)》,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2020年代。

评论列表
  •   用户88xxx92  发布于 2025-05-07 23:12:15  回复该评论
    你把这百分之十六的白人赶走,估计那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就只能抛荒养牛了。
  •   黎道远  发布于 2025-05-08 13:32:23  回复该评论
    黑人国家不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更不可成为发达国家,只能永远是落后国家
  •   艳阳天  发布于 2025-05-11 10:39:23  回复该评论
    种族文明和文明维度是真实存在的,无法改变,血缘的融合只能创造就低不就高的品种,印度种姓制度有合理性。
  •   渔民调教师  发布于 2025-05-10 12:07:47  回复该评论
    多亏南非白人还没全跑光,不然南非就象津巴布韦一样,全民饿肚子了。
  •   用户10xxx86  发布于 2025-05-11 10:03:07  回复该评论
    你这历史咋学的南非有荷兰,英国,德国人的事,唯独没有法国人的事情。
  •   zzw50十  发布于 2025-05-08 07:35:12  回复该评论
    为什么我认为隔离政策十分正确。确保南非曾经是一个发达国家。现在废除隔离政策,各方面都一落千丈,变假金砖国家
  •   路德维  发布于 2025-05-09 19:32:51  回复该评论
    黑人智商低,犯罪率高,最适合他们的就是在种植园挨鞭子,既可以隔离他们避免犯罪也可以创造一点价值
  •   大爷  发布于 2025-05-11 15:05:45  回复该评论
    我以为南非早就是黑人的天下了,白人们早就被赶跑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地缘漫说

地缘漫说

历史+地理=地缘博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