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红到"消失",王凯的清醒人生抉择
2015年《琅琊榜》庆功宴上,刚凭靖王角色爆红的王凯,躲在洗手间吞下第八颗润喉糖。为配合剧组宣传,他连续38天每天接受12家媒体采访,嗓音沙哑到需要针灸治疗。经纪人手机里的通告排到两年后,包括三部古装IP剧和五个综艺常驻邀约。"那时候像被架上高速列车,根本停不下来。"他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
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17年东京拍摄间隙,他在友人劝说下做了全面体检,CT片上的肺部阴影让空气瞬间凝固——父亲刚因肺癌去世,遗传阴影与过度劳累双重压迫袭来。三天后,他推掉所有合约住进协和医院,手术室外等候的除了家人,还有正午阳光掌门人侯鸿亮。"这是老天给的警示灯。"侯鸿亮至今记得王凯手术前的话。
康复期间,王凯在武汉老家种起了多肉植物。某天清晨浇水时,他发现二十盆多肉竟有十七种不同品类,突然顿悟:"以前总怕错过任何机会,现在明白专注才能生长。"这种觉醒体现在复出后的角色选择:推掉仙侠剧男一号,接下《大江大河》里营养不良的农村青年宋运辉,为此暴瘦22斤;拒绝综艺高价邀约,却为零片酬出演扶贫短片《我的城》。
"消失"的五年间,他创造着另一种成功。《清平乐》中仁宗皇帝的眼技封神登上热搜,《向风而行》飞行员制服造型引发民航系统关注,最近曝光的《大江大河3》片花里,他戴着深度眼镜的造型被网友称为"整容式演技"。更令人惊讶的是商业价值不降反升,2023年艺人商业榜单显示,他虽全年无剧在播,仍位列中生代男演员前三。
私底下的王凯活得愈发通透。北京东四胡同的工作室摆满茶具,他考取了高级茶艺师证书;每周三次普拉提训练雷打不动,仍保持《伪装者》时期的腰围。去年生日直播时,粉丝发现他用的保温杯印着"人间清醒"四字,这正是他对当下生活的注解。
从新华书店搬运工到顶流演员,再转型为品质代名词,王凯的每次转身都踩中行业痛点。当同龄演员深陷转型焦虑时,他早在采访中道破天机:"演员就像茶树,只有舍得多余枝叶,才能保证主干品质。"这种清醒,或许比任何奖杯都更珍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