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细治理全国精品案例 | 路口信号控制优化(上)

通云智能 5天前 阅读数 1 #社会

编者按:为推动实施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细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精品治理案例引领作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细治理全国精品案例遴选工作,遴选出问题隐患路口治理、关键控制路口提升、信号控制优化路口、慢行品质改善路口、不规则路口优化、智能化管控路口等六类100个全国精品案例。本系列将陆续按类别刊发相关交通精细治理案例。

路口信号控制优化(上)

路口信号控制通过分配时空通行资源,分离冲突交通流,是路口交通交通管控的基本手段,也是城市交通精细治理、保障交通安全、改善通行秩序的重要环节。本文重点分析了路口信号控制优化类相关案例,聚焦单点信号控制及多路口协调控制场景,归纳常见问题、总结信号控制策略及主要改善措施,为同类路口信号控制优化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单点信号控制

在通行需求较大的城市主-主相交路口、高架地面衔接路口、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周边路口等关键路口,尤其在高峰时段,短时集聚大量车辆,易形成拥堵节点,对信号控制方案的相位设计、绿灯时间分配提出较高要求。

问题1:信号配时方案单一,不适配流量的动态变化,绿灯放行效率低。

路口通行需求在不同日期、一天中不同时段动态变化明显,全天采用单一配时方案或只针对高峰时段增加一套方案,无法适配流量的动态变化需求,存在早晚高峰拥堵、平峰及夜间低峰空放的现象,放行效率较低。

治理措施1:根据流量变化特征,细化时段划分,并制定针对性信号控制方案。

【案例】福州市湖滨路西洪路口精细优化配时方案。根据通行需求,将方案从工作日和非工作日不区分的5个时段,精细调整为工作日10个时段、非工作日7个时段。

图/福州市湖滨路西洪路口信号控制方案时段划分

治理措施2:增设流量检测器,根据流量变化,实时动态调整配时方案。

【案例】成都市奥林路口(茶店子路与茶店子东街交叉口)通过交通组织及信号优化措施分离Y型交叉口交通流冲突。该路口为进出城区重要节点,通行需求大。为避免下游流量集聚溢出问题,在出口道设置检测器,当检测到出口发生拥堵时,自动启动瓶颈控制方案,减少进城方向放行时间,当拥堵消散后,自动取消瓶颈控制方案,恢复正常放行。

图/成都市奥林路口检测器设置

问题2:不同进口道、不同流向流量分布不均衡,车道功能及放行相位与通行需求不匹配。

同一放行相位的不同流向通行需求不均衡,为了满足大流量流向的通行需求一味增加相位绿灯时长,可能引起相位内其余流向空放,造成整个交叉口的通行效率降低。

治理措施1:根据交叉口流向流量特征,设置搭接相位灵活调整各流向交通流绿灯放行时长。

【案例】南通市洪江通京路口南北进口设置搭接相位,加装非机动车信号灯实施左转机/非分离管控。早高峰在南北对直对左放行基础上增加北进口机动车单放相位(左转非机动车灯亮红灯)、压缩南进口原有空放时间增加至北单放,增加北进口整体通行能力。晚高峰增加南进口机动车单放相位(左转非机动车灯亮红灯),增加南进口整体通行能力。

图/南通市洪江通京路口早晚高峰信控方案优化相位图

治理措施2:设置可变导向车道、借道左转等动态协调管控措施,优化时空通行资源分配。

【案例】济南市英雄山路与六里山南路路口采取“实时感应+相位精细化配时”的优化思路,采用实时感应的可变导向车道控制模式。在距离左转、直行车道停止线前80m、150m断面处分别布设地磁检测器,实时监测左转、直行车道的排队长度、占有率等指标。由信号机依据设定阈值切换车道行驶方向,实现可变导向车道的实时感应控制。同时将可变标志牌与路口处信号灯放行相位联动控制。

图/济南市英雄山路与六里山南路路口检测器布设位置图

问题3:大流量汇流路口为缓解车流交织冲突按进口依次放行,通行效率较低。

大流量汇流路口通行路径交织,合流点冲突严重,常规的管控方式是通过信号控制按进口道依次放行,从时间上分离冲突,有效提升通行安全,但是通行效率偏低,在大流量路口易形成严重拥堵。

治理措施:设置可变导向车道、借道左转等动态协调管控措施,优化时空通行资源分配。

【案例】成都市奥林路口(茶店子路与茶店子东街交叉口)改变交替放行策略,相位一:主路车流和支路往二环高架方向车流同时放行;相位二:支路车辆和主路往一环路方向车流同时放行,从而达到降低周期时长的目的。

图/车道划分示意图

图/成都市奥林路口相位设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通云智能

通云智能

主动发光标志、交通诱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