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毒舌,毁于毒舌:金星的极速陨落,给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
“毒舌”是一把双刃剑!
怼天怼地,博取粉丝千万,辛辛苦苦好几年。
一言不慎,各地“封杀”,仅仅只需要几天。
跨性别艺人金星,依仗“毒舌”声名鹊起,也因为“毒舌”从云端极速陨落到谷底。
至于还能不能从谷底再爬回人间,就得看TA的态度和造化了。
01
曾几何时,金星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毒舌”成了TA的成名利器。
回溯几年前,金星脱口秀怼天怼地怼空气,一鸣惊人。
TA毫不客气地揭批娱乐圈乱象与潜规则,对各路明星评头论足,言辞犀利,毫不留情。
金星的“毒舌”言论虽招惹了不少非议,却也赢得了“敢说真话”的美誉。
最著名的场面就是,在节目现场,当众挤兑富豪潘石屹。
为什么给哈佛捐款不给中国捐,是不是“有钱人只帮有钱人”?
金星这几句话不仅引爆全场,也俘获了众多场外的粉丝。
怒怼“有钱人”的好处显而易见,金星尝到了“毒舌”的甜头,便乐此不疲。
玩梗“口含明珠,进退自如”,还甩锅网友,百般狡辩抵赖,就败光了人品。
不得不承认,金星这张嘴,比刀子还锋利,句句见血,字字诛心!
毫无疑问,金星很懂得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博取受众欢迎、引导舆论话题、达到惊人效果。
02
吃惯了“毒舌”的红利,金星便有点忘乎所以了。
广州演出申请被拒,TA依然寄希望于靠“毒舌”翻盘,竟指名道姓怒怼审批官员。
本意是引导粉丝给官方施压,没想到,这一次彻底“翻车”了。
一月份在太原的演出中,金星高调支持LGBT的彩虹旗,给自己挖了个天坑,跳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即便如此,金星还在玩弄“清者自清,敢作敢当”狡辩抵赖的老套路。
真相被揭穿之后,金星不仅不反思不认错,又引用“名人名言”内涵民众为“愚昧”“无知”的“乌合之众”。
金星铁嘴钢牙的持续作妖,挑动情绪,终于引发众怒,纷纷向金星舞蹈团演出地投诉。
各地演出相继被取消,这也意味着,金星在国内的演艺事业暂时画上了句号。
03
演出申请被拒,金星可以好好沟通,也可以通过正当渠道申诉。
最不济,换个地方再申请,悄无声息地处理,这本是一件小事。
金星却大张旗鼓,“毒舌”审批官员“个人原因”拒审,公开进行“网暴吊打”。
而不是知错就改,做出保证:以后演出期间,不再发生类似“彩旗飘飘”的事件。
或许,国内的演出还能继续进行,顺带还会获得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事实上,如果金星在国内中规中矩的演出,没有人会反对TA。
社会和公众给予了TA极大的善意和包容。
可是金星不知足,反而得寸进尺,竟然用TA的自由来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稍有不如意,就嘴巴不饶人,怼官方,怼网友,闹得天怒人怨。
只能说,金星在骨子里已经将TA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或者说,TA已经被惯坏了,把“小众喜好”当成了“高大上”的文化,容不得一点质疑和批评。
有网友打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比方:明明是李莲英,TA却以为自己是慈禧。
金星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中国人的善良以及对TA的隐忍,误以为是自己“毒舌”带来的超能力。
04
古人有云:得于斯毁于斯。
意思就是:做事成功多亏了某个人或某件事,但也可能毁在同一个人和事上面。
这句话告诫人们:一个事物往往都有好坏两个方面,能从这个事物中得到一些好处,而相应的,它也会带来一些不必样的麻烦,甚至能够毁掉一个人。
“毒舌”可以让金星在娱乐圈脱颖而出,但也成为TA走向陨落的导火索。
金星一向以“敢言”自居,但不分对象、失去分寸的作妖,反而成了她自己“自毁形象”的助推器。
金星的陨落,也给所有的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
现如今的网络之上,不少专家教授、名流大V,往往也有“毒舌”情结,喜欢发表一些极端言论,引导舆论,制造对立,博取流量。
公众人物影响力越大,承担的责任也就越重。
利用影响力散布负面能量、漠视规则和民意,终将一败涂地。
聚光灯下,一言一行都要谨慎。
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任何一个不当言论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最终反噬自身。
#你喜欢金星这个舞蹈家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