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5!莎拉支持率反超小马斯科,关键时刻,中国密切关注菲军!
马科斯总统的日子不好过。最新的民调数据如同晴天霹雳,他的支持率暴跌至25%,与副总统莎拉高达59%的支持率形成鲜明对比。
内忧未解,外患又起。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马科斯政府选择在南海冒险,派遣军舰闯入黄岩岛,直接挑战中国的底线。
小马斯科内忧外患
菲律宾现任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最近面临严峻的政治困境,其民意支持率大幅下滑至仅25%,这是一个显著的负面信号。
此前,他采取行动拘捕了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旨在削弱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政坛的影响力。然而,这一举动并未如马科斯所愿,反而引发了强烈的公众不满。
雪上加霜的是,菲律宾参议院随后展开的调查认定,马科斯政府在逮捕杜特尔特的行动中存在程序违规,未能获得最高法院的必要批准。
这一调查结果进一步激化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对马科斯的执政权威造成了损害,使其政治处境变得更加不利。
与马科斯总统支持率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即前总统的女儿,其民众支持率则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达到了59%。
此前,莎拉·杜特尔特曾前往荷兰,积极为其父寻求法律援助,并公开表达了其父希望返回菲律宾的意愿。这些举动在菲律宾国内赢得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眼下,距离五月份的菲律宾中期选举已为时不远,莎拉·杜特尔特凭借其显著的民意优势,在选举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这给马科斯带来了更大的政治压力。
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局面,马科斯政府似乎正在将注意力转向南海地区,试图通过制造外部紧张态势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以此缓解其自身面临的政治困境。
近期,一艘隶属于菲律宾海军的36号护卫艇,未经中方允许,非法闯入了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菲律宾在此类行动中通常派遣的是海警船只,此次派遣海军军舰,其挑衅意味明显升级。
转移矛盾的妙招,还是自掘坟墓的陷阱
面对菲律宾在南海的举动,中国南部战区采取了必要的警戒和驱离措施,并通过海军发言人向菲方发出严正警告,要求其停止挑衅行为,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舆论普遍认为,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试图利用南海争议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并借此提升个人支持率。
然而,这种策略的效果令人质疑。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一再挑衅均以失败告终,这不仅损害了其国际声誉,也暴露了自身军事力量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这种冒险行为可能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对菲律宾的国家安全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实属不智之举。
即将举行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因其大规模和多国参与的特点,被外界解读为美菲加强军事合作、意图对中国施压的信号。
这反映出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判断可能存在偏差,他似乎过分乐观地估计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意愿和支持力度。
尽管美国与菲律宾进行军事合作,但其目标在于维护地区稳定以服务自身利益,而非直接卷入南海冲突。
例如,美国此前在菲律宾部署的“中导系统”,至今未进行实弹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国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
马科斯政府若将希望完全寄托于美国的支持,并以此作为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的筹码,可能是一种误判。
美国可能会与菲律宾开展军事合作,提供军事装备和训练支持,但不大可能为了菲律宾的利益而直接与中国发生冲突。
美国在南海的战略重心在于维护地区秩序,而非直接介入主权争议。因此,马科斯政府的期望最终可能难以实现。
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加之南海局势的紧张,使得马科斯政府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他试图通过在对外政策上展现强硬姿态来缓解国内矛盾,争取民众支持,但这种策略的风险较高,结果难以预料。
菲律宾的未来:合作还是对抗?
马菲律宾中期选举的结果,将是衡量马科斯总统执政成效的关键标尺。选举结果的好坏,短期内或许能缓解其执政压力,但若失利,则可能引发更为严峻的政治挑战。
马科斯政府能否有效应对国内经济民生问题,以及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其政治生涯的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其一贯且坚定的立场。合作共赢是符合中非两国共同利益的必然选择。
我们希望菲律宾能够做出审慎且明智的决定,为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南部战区驱离非法侵入黄岩岛菲艇,中方专家批美在菲部署反舰导弹系统》,环球网,2025年4月21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