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之战:3万蒙古军在林中吃饭,金军没能抓住机会反击
1231年快过完的时候,金兵的大头头完颜合达,他派人出去找拖雷带着的那些蒙古骑兵,想弄明白他们到底跑哪儿去了,怎么一眨眼就不见了人影。没过多久,派出去的人回来禀报,说发现了三万蒙古骑兵,正躲在林子里烧火做饭呢。他们防得紧,晚上都不下马,就待在马鞍上,生怕有啥意外。
1227年那会儿,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已经快不行了,但他还是使了个诈,假装接受了西夏的投降,然后转手就把西夏给灭了。西夏这一灭,成吉思汗就把心思放到了金国上,他跟窝阔台、拖雷说了个计划,说是要“绕过南宋,去打金国”,还嘱咐他们一定得照着做。
成吉思汗有个计划,那就是让南宋从侧面偷袭金国,从南边直捣开封。到了1226年,成吉思汗在跟西夏开打的同时,又派了三万大军去攻南宋的陕甘地界,想找出一条打金国的路。这事儿一出,蒙古和南宋就算正式动手开打了。
“兔子死了,狐狸哭”的道理,赵宋皇帝可能没搞明白。公元1122年,北宋和金国结了“海上联盟”,一起对付辽国。辽国被灭后,金国顺势往南打,占领开封,把北宋也给灭了,这就是“靖康之变”。到了窝阔台大汗那时候,蒙古和南宋又合伙,把金国给整没了,之后才发生了“崖山之难”。
1231年,窝阔台大汗下令攻打金国,带着15万大军往南冲,他们兵分三路。窝阔台自己带着中路军,从山西杀进河南;铁木格斡赤斤带东路军,猛攻山东,好拖住金兵;拖雷则带着西路军,从陕西一路往南,还借了南宋的地盘走,最后跟窝阔台的主力在开封碰头。
西路大军浩浩荡荡,人数多达三万多人,带队的是拖雷和速不台两位大将。有了南宋的帮忙,蒙古军队那是一路畅通无阻,直接从南宋的地盘上穿过,还捞到了不少给养。金国那边儿一看,心里头那个慌啊,生怕拖雷和窝阔台要是真联手了,金国可就玩儿完了。
金哀宗为了别让蒙古军汇合,赶紧集结了兵马,让完颜合达当统帅,带着13万大军去迎战。跟完颜合达一起出战的,还有移剌蒲阿、高英、蒲阿定住、张惠这些名将,他们以前都打败过蒙古骑兵。特别是张惠,勇猛得很,被人叫做金国的“张飞”。
要是从南宋的地盘打进河南,那就得先过汉江,接着一股脑儿往邓州、均州还有开封冲。完颜合达带着兵马在汉江边上摆开了阵势,打算跟蒙古骑兵拼个你死我活。开会商量对策的时候,完颜合达让手下的大将们都说说咋打。张惠的主意是,趁着蒙古军还在过江,咱就半路开打,直接把他们给灭在汉江里头。
“等他们过河一半再打”,这是个挺管用的打仗招数,特别是金兵整体打不过蒙古军的时候,用这招对付敌人最合适了。但没想到,移剌蒲阿不同意,他主张先让蒙古骑兵过河,然后再把他们团团围住,全部消灭掉,一个活口都不留。移剌蒲阿觉得,如果用“等他们过河一半再打”这招,蒙古军很可能会逃跑,那样就没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移剌蒲阿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能把敌人一锅端了。据说他讲过:“就算他们在沙漠里,咱们也得去找他们,更别说他们自己送上门来了。你们可别像大昌原、卫州、倒回谷那几仗一样,又让蒙古骑兵给跑了。”回想大昌原、卫州还有倒回谷的战斗,金兵都没能彻底消灭蒙古骑兵,主要就是因为没能把他们团团围住。
张慧、高勇、蒲安定这些人全都赞成“等敌军渡到一半时开打”的策略,但移剌蒲阿却拿之前的三次战役来举例,反驳各位将领的意见。完颜合达原本也想趁着蒙古军过河时发起攻击,一举消灭他们,可惜没能说服移剌蒲阿。那13万金兵,大都是移剌蒲阿的手下,他不点头,谁也没办法。
金兵内部意见分歧严重,争论不休长达二十多日,结果蒙古骑兵趁机轻松过了江。完颜合达没办法,只得命令手下将领赶紧布置防线,抢占禹山这个好地方。他把大部分步兵安排在山前,骑兵则藏在山后,生怕蒙古骑兵突然袭击,到时候前后都被敌人包围。
速不台过了江,带着兵马就顺着山脚往前走,没跟金国的步兵碰上,而是直接绕到了山的后边,找机会动手。他这次带出来的蒙古骑兵人数不多,就那么一千多号人,感觉更像是出来探探路的,打算等第二天再正式开打。速不台这一招,把完颜合达给搞懵了,但也给他找到了动手的好时机。
完颜合达心里头松了弦,琢磨着蒙古骑兵哪敢轻易动手,结果速不台这家伙一点不含糊,立马带着骑兵就往上冲。蒙古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金兵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迎战。他们仗着地势高,往下射箭,箭如雨下,愣是没让蒙古兵靠近半步。
金兵抢占了好的位置,蒙古骑兵尝试进攻却吃了亏,只好先退回来一点。然后,拖雷和速不台分开指挥打仗,主要攻打在禹山西面防守的蒲阿定住,金兵挡不住他们的攻势。与此同时,另一队蒙古骑兵去攻打北面,跟高英打了起来。高英的队伍大都是临时凑的,战斗力不行,蒙古骑兵冲了几下,金兵的队伍就乱了套。
完颜合达站在山头看着战局,见高英那边快撑不住了,就赶紧派了个“监军”拿着刀去督战,说谁要是再退一步,就直接砍头。高英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回到战场上继续打。还好张惠及时派来了骑兵帮忙,两人合力,这才把蒙古骑兵的攻势给顶了回去,稳住了战线。
金兵的守卫非常牢固,加上张惠、樊泽这些勇猛将领的带头冲锋,蒙古的骑兵根本冲不破禹山那条防线。从过了汉江开始,蒙古骑兵和金兵已经连续打了三天三夜,两边都累得不行。因为带的干粮都吃光了,拖雷和速不台就决定先不打了,改变方向往南走。
主将完颜合达和张惠都觉得,蒙古军已经饿了三天,这正是金兵大好机会,得赶紧追上去把他们消灭掉。据说,那时候的情况是:“蒙古军两三天没吃上饭,咱们应该趁他们后退时,把他们围住。”可没想到,移剌蒲阿又跳出来说不行,他觉得黄河还没冻上,汉水又被金兵给拦住了,蒙古军就是想跑也跑不掉。
移剌蒲阿真是自信过头了,他觉得蒙古军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只要再饿他们几天,就能在汉江边上把他们全歼了。拖雷和速不台那可是蒙古的大将,连中亚和欧洲都能横着走,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被打败呢。
拖雷和速不台的任务,就是跟窝阔台大汗的主力碰头,一块儿打下开封,把金国给灭了,而不是去跟完颜合达打架。金国的军队占了个好地方,骑兵和步兵配合得挺紧密。蒙古军这边主要是骑兵,要从正面冲破禹山那条防线,那真是难上加难。
完颜合达带的大多是步兵,骑兵数量不仅少,而且单打独斗也干不过蒙古军。要是两军摆开架势正面干,金兵仗着人多,说不定能赢。但要是蒙古军摆脱了纠缠,那他们骑兵跑得快、灵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拖雷和速不台带着队伍一路往南,但他们没选择过江回家,而是悄悄躲进了林子里头弄吃的。大白天的,他们就生火做饭;一到晚上,一个个骑在战马上,眼睛瞪得圆圆的,时刻准备着。金兵呢,压根儿没找着下手的机会。《金史》里头说了:“北边儿的军队啊,躲在光化对岸的枣树林子里,白天做饭,晚上都不下马,你往林子里头瞧,走不了五六十步就听不见声儿了,他们心里那点小九九,明摆着呢。”
移剌蒲阿让拖雷和速不台逃脱,这是个大败笔,金国也因此失去了翻盘的大好时机。蒙古的骑兵就躲在林子里头做饭休息,养足精神,金兵那边呢,也不敢贸然动手,只能远远地瞅着。拖雷和速不台瞅准空子,专挑金兵防守松的地方下手,打完就跑,一路直奔邓州、均州,最后还往开封去了。
拖雷和速不台没多做纠缠,立马加速前进,在均州城外头的三峰山跟窝阔台大汗的大部队碰头了。之后,两边就在三峰山开打了,那13万金兵几乎全被打趴下了,完颜合达、杨沃衍、樊泽、高英这些将领都战死在了战场上。三峰山这一仗,金国的主力军被打得差不多了,再也没能力和蒙古骑兵对着干了。
1232年,大将速不台带着军队打下了均州,那时候,“忠孝军”的头儿完颜陈和尚被杀了。金哀宗一看形势不妙,赶紧从京城跑到蔡州躲了起来。到了1233年,金兵又抢回了开封。可到了1234年,蒙古和南宋联手,派了十多万大军去攻打蔡州。金哀宗没办法,最后上吊自杀了,这样一来,金国就算是完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