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剧水袖挥向红学教授:饭圈护主正在杀死文化对话

篱角黄昏 14小时前 阅读数 4 #推荐

近期,知名越剧演员陈丽君在央视采访中称贾宝玉为 “长子长孙”,遭红学专家苗怀明教授指正后,其粉丝群体发动大规模网暴,将学术纠错扭曲为 “偶像捍卫战”。

一、水袖遮不住的文本:偶像光环下的文化贫血

陈丽君将贾宝玉误判为 “长子长孙”,本质上是对《红楼梦》核心人物关系的根本性误读 —— 荣国府的长子长孙实为贾琏,贾宝玉是次子贾政的次子。

作为扮演贾宝玉的戏曲演员,对角色出身的陌生,折射出其对原著文本的疏离。粉丝将这一常识错误轻描淡写为 “口误”,甚至用 “艺术不需要死记硬背” 为偶像开脱,这种将专业素养与艺术表现割裂的逻辑,正在消解传统文化传承中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的根基。

当越剧舞台上的宝黛情愁失去文本支撑,不过是一袭绣着经典符号的华丽空壳。

二、饭圈利刃与知识权威的碰撞

苗怀明教授遭遇的网暴,暴露出饭圈文化对知识权威的系统性解构。

粉丝用 “你行你上” 的民粹逻辑对抗学术批评,将 “指出错误” 等同于 “抹黑偶像”,甚至攻击教授 “不懂戏曲艺术”。

这种认知错位的背后,是流量时代 “情感认同高于事实判断” 的价值颠倒 —— 在粉丝眼中,陈丽君的 “传统文化推广者” 人设比《红楼梦》的文本事实更重要,偶像的个人魅力足以覆盖知识盲区。

比错误更可怕的是拒绝纠错的文化自闭症

这场争议的核心,不是贾宝玉的身份界定,而是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对待文化传承:是允许专业批评成为照亮认知盲区的明镜,还是用饭圈的迷雾遮蔽所有反光?

当越剧粉丝用 “口误” 掩盖知识短板,用网暴恐吓异见者,他们守护的不是偶像的艺术生命,而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流量泡沫。

真正的文化自信,始于承认 “不知道” 的勇气,成于 “求甚解” 的执着 —— 如果连红学教授指出一个常识错误都要承受 “祖宗十八代问候”,那么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终将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篱角黄昏

篱角黄昏

社会热点新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