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离婚一个月,陈妍希面相变了
一个月前,陈晓和陈妍希宣布离婚那会儿,我其实挺替她捏把汗的。看得出来,在这段感情里,比起陈晓,她更像是被推着走向结束的那一个。
对陈晓而言,正式宣布离婚那一刻,就像是事情终于有了个了断,心里那沉甸甸的负担也卸了下来。
对陈妍希而言,虽然那段剧烈的波折已经翻篇,但漫长的煎熬还在后头。接下来,她得琢磨着怎么走出伤痛,怎么放下心里那份固执,这会是她接下来日子里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几天前,瞅见她因为看了黄磊跟何炅演的《暗恋桃花源》上了热搜,还在社交媒体上发了自己的感受,讲“得把心里那点执念放下,踏踏实实往前走”,我心里头是真替她高兴。
陈妍希和陈晓大不一样,她碰到啥事儿都不会躲,心里明白得很,只有直接去面对,才能把这些事儿都摆平,这就是最实在的道理。
她用实际行动表明:受伤这事儿难免会发生,但关键是要知道怎么让伤口快点好起来,尽量少让那些倒霉事儿纠缠自己,心平气和地熬过这段日子,那才是最重要的。
回想起来,我头一回看的话剧好像是《暗恋桃花源》,这部剧真心经典,要不咋会有那么多大牌明星,一遍又一遍地上台演呢。
我特别爱在某些时候,再次品味那些老片子。
《暗恋桃花源》说的是有两个剧组,一个叫“暗恋”,一个叫“桃花源”,他们阴差阳错地撞在了一起,得在同一个剧场、同一个时间段排练他们的戏。这边呢,演的是现代悲剧;那边呢,则是古代喜剧。
《暗恋》讲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那个战乱的时候悄悄爱上了对方,可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大半辈子,两人都没了对方的消息。等到再见面时,两个人都已经老了,只能回忆过去那段逝去的感情,心里头感慨万千。
《桃花源记》的事儿是这样的:武陵那边有个渔夫叫老陶,他被老婆春花给绿了,整天被她和那个袁老板欺负得不行。有一天,他说是要出去打鱼,其实心里想的是寻短见。结果,他歪打正着,闯进了一个叫桃花源的仙境,在那儿过上了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好日子。另一边呢,春花和袁老板成了两口子,但他们过的日子却比原来还糟糕。
初次看这场话剧,我整个人都懵了,舞台上那叫一个热闹,一个故事还没整明白,另一个故事又冒出来了,而且两个剧组还在那儿暗暗较劲。但当我再看一遍时,慢慢就觉得它真挺棒的——真实和梦幻混在一起,让人看着看着,就好像自己也成了剧里的一员。
在《暗恋》里头,那些表面好像丢了的爱情,到头来全都是满满的收获。反过来看看《桃花源》,那里头看似啥都有的生活,结果却带来了更多的倒霉事儿。
都说事情好坏总是相互依存,福气里头可能藏着祸根,灾祸背后也许就有转机。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谁又能完全搞明白呢?
《默默喜欢》肯定是个让人心酸的爱情经历,但过了四十年,俩老人都已经上了年纪,再次碰面时,他们还能拉着对方的手,聊起四十年前那段美好的时光,甚至觉得对方老了的样子也挺招人喜欢,这不正是因为他们这辈子从来都没真正走到一起吗?
所以说,失去其实也是一种别样的收获。
《桃花源》虽说是个让人乐的戏,但不论是老陶回来后再也找不着的那片桃源仙境,还是春花和袁老板那过得乱糟糟的婚姻,这收尾都让人心里头直叹气......说起来,那桃花源啊,就像是咱们心里头想要却捞不着、想拽住却又滑走的那种憋屈。
说白了,得到一样东西,其实也就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失去呢。
我一下子懂了,为啥陈妍希会那么伤心,而且这时候来看这出话剧真的太对了——在那段感情里,她明显是付出更多的那一方,那些她一直放不下的纠结和执着,在看完话剧之后,都找到了个合适的解决方式。
把情绪都好好释放出来后,她会变得开朗不少。
当一个人心里放下了那些固执的念头,她的脸上就不会再有怨恨的表情,整个人看起来轻松又自信。
受伤后,整天闷在房间里不出门真是太亏了。像她这样勇敢地走出去,看场贴合心情的话剧,学着去接受,不再固执,索性大哭一场,就当是跟过去做了个了断。之后,迈开大步继续往前走,把那些往事都留在身后,这样做真的太棒了。
其实,放手也是一种获得。
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一个时候,那就是得跟过去的美好说声再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