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巴冲突看北方邻居,我们缺乏对大俄战略遏制布局
好了,我们接下来,先从这几个国家中最弱小的印度开始聊起。
印度这个国家,有做大国的野心,但没有大国实力。而且骨子里对中国不友好,1962年的一箭之仇让印度耿耿于怀,而且对西藏的领土野心从来没有消散。算是我国邻国中,对我们威胁比较大的存在。
最近,美国建议印度封锁我国在印度洋的航路,以配合美国对我进行极限施压。很显然,美印走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或许在美国看来,美印走近,与1972年后中美走近共同遏制苏联一样,美国将印度看作是非常强大的地缘力量,将印度当作遏制我们的南亚盟友对待。
随着印巴冲突告一段落,印度一战被打的落花流水,我几乎可以断定,接下来,美国将会开启武装印度的道路,目的跟1980年中美蜜月期的情况差不多。随着美印进入蜜月期,印度作为美国新的大国博弈的盟友,一定会在中美博弈的道路上彻底倒向美国,这是我们不得不防备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北方邻居,继承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所谓中俄关系无上限,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我个人并不是特别喜欢俄罗斯,因为这个国家从未放弃大国梦,而且俄国在历史上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晚清之后,我们的领土损失主要就来自沙俄的讹诈,随后的苏联虽然跟中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但是中苏关系并非亲密无间,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同样将我们当作对手,甚至在珍宝岛战役后,还曾想对我们实施核打击。
虽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跟中国并未爆发冲突,两国关系看起来一直都还不错,双方的军贸合作一度让人以为中俄之间的关系很好。但是大家要清楚,俄罗斯始终以第三罗马帝国自居,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恢复罗马帝国的荣光。俄罗斯从建立的那天起,就心向西方,只是在西方碰壁后,才不得不将外交重点放在了东方。
俄国骨子里的扩张习性在乌克兰战场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对俄国的看法是,如果西方国家跟俄罗斯关系正常化之后,俄罗斯很快就会将国家关系的重心放在西方。对我们,俄罗斯始终有一份防备之心,最核心的原因是俄罗斯担心西伯利亚的安全,毕竟这里的俄罗斯人没有多少。虽然我们不可能占据这一地区,但是在俄罗斯眼中,我们有实力,所以他们在开发西伯利亚的过程中,不但邀请我们,还邀请韩国日本,目的就是为了限制我们在西伯利亚一家独大,让中日韩三国在远东互相制衡。
这里我借用亮剑中丁伟的一句话,一个大国的邻国,不管关系如何,只要对方有实力,那么就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外交的本质是国家利益,当我们周边有一个大国,而且这个大国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无论这个国家跟我们关系多友好,我们必须有跟大国反目成仇的预案。一旦毫无准备,在遭遇到强大领国背刺的时候,就会损失惨重。
美国的情况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就不多说了。至少在可预见的十年,二十年内,中美之间的博弈不会结束,而且双方的博弈会迫使很多国家选边站队,就像今天的印度站队美国一样。未来还有可能发生越来越多的代理人战争,这个都是中美博弈不可避免的。但是从实力对比的视角看,中美之间直接的军事对抗大概率不会发生,真的发生,就会是世界大战。
我们南亚战略还算运用得当,但是缺少限制北方邻居的战略部署先来说一下我们对南北邻国的地缘战略得失,先说结论,在我看来,对待印度的地缘布局还算得当,但是对待俄罗斯的部署很显然不够,我们不能只看到中俄友好,应该像南亚的巴铁一样,在俄罗斯周边树立一个铁哥们,而且要保障这个铁哥们与俄罗斯是敌对关系。我们没必要与俄罗斯交恶,但是要保障俄罗斯与我们交恶的时候,这个国家能够遏制俄罗斯的冒险。
先来说一下中巴关系进化的历史,其实中巴之间的关系一直还算说的过去,但是进化到今天大家称巴基斯坦为巴铁的时间,还要算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后。虽然1965年开始,巴基斯坦就从我国进口武器装备,但是巴基斯坦跟印度的战争并没有给巴基斯坦造成太大的伤害。这个时候,我们和巴基斯坦保持一个相对友好的关系,本质上是基于1962年之后,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因。
从地缘格局角度看,1962年之后,中印之间想要抛弃前嫌保持友好,并说服印度不在边境找麻烦基本不可能了。作为南亚一个大国,印度如果在战争中彻底击败巴基斯坦,意味着印度将彻底掌控南亚地缘政治的走向。这样一来,印度就会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我们身上,我们虽然不怕印度,但是一个苍蝇始终在耳边飞来飞去也是非常聒噪的。基于此,维持南亚地缘政治平衡,扶持巴基斯坦不至于在与印度的对抗中败下阵来,是最好的解决印度威胁的方法。
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表现出战败趋势的时候,我们通过空运紧急交付巴基斯坦 56 式自动步枪 3 万支、40 毫米火箭筒 500 具及配套弹药。随着战事升级,还紧急援助了 200 辆 59 式坦克的原因。
此外,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我们还在中印边境地区进行演习,牵制了印军部分精锐力量,同时派遣军事顾问团,对巴军防御体系进行实地评估,重点强化了拉合尔走廊的纵深防御体系,保障了西巴基斯坦的安全。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雪中送炭,保障了巴基斯坦不至于在对抗中败下阵来。虽然苏联当时支持印度,但是中美两国都不希望印度在南亚一家独大,这才有了后来的巴基斯坦。其实网上流传所谓巴基斯坦核武器是中美默许的传闻,并非完全的空穴来风。此外,大家要明白,国家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中国和美国虽然现在是对抗关系,但是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后的二十年里,中美两国实际上是合作关系。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直接对巴基斯坦出口了40架F16战斗机,目的就是为了让巴基斯坦保持对印度的空中优势。
现如今,中国军工科技的成就毋庸多言,我们将预警机,高性能战斗机和高性能空空导弹卖给巴铁。保障了巴基斯坦失去美国支持后,相对强大的空军实力的基础。现如今,中国体系化空中力量取代美国先进战机,成为巴基斯坦空中力量的中坚,并且在冲突中击败印度空军,重新确立了巴基斯坦的空中优势。看上去实力碾压巴基斯坦的印度,再一次被打回了原型。虽然这次印巴冲突时间很短,但是这次冲突确立了南亚的战略平衡,至少在十年的时间里,印度空军不可能获取空战优势。这样一来,印度依然会被巴基斯坦牢牢牵制住,不会成为我们西南边境的地缘威胁。
其实巴铁现有ZDK-03加歼10C的空战体系组合,在我们军中已经不算是先进装备了。就算印度从美国或者俄罗斯买到更先进的隐身战机和预警机,我们还可以给巴基斯坦更先进的歼35和空警500。从军力视角看,不要说印度,就算是美国亲自上手,也未必能完全打破印巴之间的空中力量平衡。印巴之间的相对平衡,也就实现了。总体而言,我们在南亚的地缘布局还算成功,至少将印度这个有潜力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对手,摁在了巴基斯坦的对面。这个坎过不去,印度就无力北上给我们找麻烦。
接下来,我为什么说对俄罗斯缺少钳制手段呢?大家去看一下地图,我们北方跟俄罗斯直接接壤,只有一个蒙古国,还没有多大的战略潜力,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亲美,疏远中俄两国。是中美两国共同的地缘对手。
至于中亚和欧洲层面,目前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总算将中亚几个斯坦国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给拉了出来,虽然还没有成为我们的铁哥们,但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和中亚几个斯坦国经贸关系联系越来越紧密,可预见的时间内,这几个斯坦国至少不会成为俄罗斯势力范围损害我们的跳板。
俄罗斯周边,除了一个乌克兰,就没有别的国家能够成为钳制俄罗斯的力量了。很显然,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支持乌克兰,乌克兰一旦获取强大外援,将俄罗斯击垮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中俄之间的关系整体上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需要俄罗斯作为对抗美国的一道防火墙,同时又要保障俄罗斯不能太过强大。我们也要防备在俄罗斯万一倒向美国的情况下,对我们形成战略压力。所以处理俄罗斯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在我看来,我们国内不应该无脑嘲笑乌克兰,至少应该从民族感情上给乌克兰以同情。这样就算我们不对乌克兰直接支援,至少让乌克兰人在感情上对我们有所感激。之前我们国内对乌克兰的舆论环境太差了,以至于很多乌克兰人将我们社交媒体上的很多嘲弄乌克兰的发言给放在了乌克兰媒体上。如此一来,乌克兰人对我们并不感激,反而觉得我们跟俄罗斯是一伙的。这样一来,想要补救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还是那句话,如果川普完成跟俄罗斯的媾和,谁能保障俄罗斯不会倒向美国?要知道,俄罗斯从来没有心向东方,他们始终记得从我们家抢走了大片领土,而且始终在防备我们。美国这个国家在外交策略上的纠错能力是很强的,一旦美国反应过来,联合南边的印度和北部的俄罗斯共同对我们施压,南方地缘压力有巴基斯坦分担,北方的地缘压力又有谁来分担呢?还是那句话,不支持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任何一方没有错,毕竟双方的战争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定要留下一个支持乌克兰的后门,目的是为了俄罗斯万一出现地缘转变后,用以平衡北方的地缘格局。
中美对抗的大格局下,想要妥善处理北方地缘格局需要足够的政治智慧,虽然很难,但必须有预案大家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国际政治的精髓,是平衡和联合的艺术。说白了,培植势力,对竞争对手形成战略牵制。同时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形成对主要竞争对手的包围策略,是一个永恒不破的真理。
美国在冷战的前30年,以一己之力对抗中苏两大国,最后换来的,是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的战败。两次局部战争将其从战略进攻直接打成了战略防守。后来美国人痛定思痛,1972年选择跟中国联合共同对抗苏联,最终赢得了冷战的胜利。
一战前的德国先后赢得了多场欧洲战争的胜利,甚至还击败了法国确立了德国的欧洲大国地位。所用到的战略,无非就是联合多家打一个,每次纵横捭阖,总能让战略对手处于被战略包围的困境中。俾斯麦死后,德国外交战略一塌糊涂,自己反而成为了被欧洲大陆和沙俄包围消灭的对象,多面开弓,多线作战,即便是最强大的国家,最终也难逃败亡的命运。
从中美对抗的视角看,美国期望联合他的传统盟友和东南亚以及印度,甚至包括俄罗斯,形成一个全球范围内对我们庞大的包围圈。早在很多年前,美国国内就有联合俄罗斯共同遏制中国的战略企图。只是因为各种原因,美国难以实施这一战略罢了。
川普上台后的一个星期内,就对这一战略进行了实施,最终以川普的水平,让这样高明的战略干成了一个笑话。但是大家要清楚的是,美国并非没有高明的战略,只是没有俾斯麦这样的乾坤巨匠将高明的战略付诸实施罢了。
中美之间的博弈,绝不仅仅是一场经贸层面的斗争,必然会从经贸层面,逐渐演化到科技,金融,政治和军事层面的全面对抗。还是那句话,当下美国依然处于战略失误的修复阶段,我们需要认真应对美国接下来的任何出招。
按照当下美国白宫草台班子的水平,大概率建设广泛的统一战线针对我们是做不到了。相对于政治层面的进取,美国的债务危机决定了,他们必须进行战略收缩。此时,恰恰是我们将美国传统盟友,尤其是欧洲,收入囊中的机会。虽然这看起来很难,但是只要运得当,并非完全不可能。
道理很简单,我们才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人类主要消费品中,手机,汽车,电子产品这些欧洲主要的中端制造,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我国而不是美国,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当美国在经济层面无差别攻击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背刺欧洲之后,实际上联合欧盟的外交努力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了。
说回到俄罗斯的问题本身,俄罗斯的立场,关系着我们北方地缘政治格局。无论俄罗斯跟我们多友好,我们都必须准备俄罗斯突然转变的可能。基于此,我的看法,在俄罗斯没有和美国联合之前,我们依然可以将俄罗斯看作是北部地缘助力,这样俄罗斯会分担中美对抗的压力。但是一旦俄罗斯出现战略转变,甚至直接倒向美国一边之后,我们就应该马上转变做法,通过支持乌克兰的方式形成对俄罗斯的战略牵制。一如我们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一样,至少要让乌克兰具备空军优势,这样即便地面力量稍有差距,也可以形成战略均势。
小结:国家之间的关系,始于利益,终于利益。所谓的盟邦和敌对,都是在不同利益纠葛下的国家关系。从过去的历史来看,印度人一直将我们作为最大的战略对手,俄罗斯则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两三次转变。可见北方这个邻居我们并不能掉以轻心,虽然现在双方关系不错,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不会突然转变。从我们的战略布局来看,目前我们缺乏像南亚战略布局那样,遏制北方邻居的布局,这个是需要思考和谨慎对待的事情!
不过大国之争,实力为尊,所有的布局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借用影视剧的一句台词:大争之世,争于实力,强则强,弱则亡。战略外交,基于实力而运转。所以我们保持实力增长,是基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