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第三篇: 听故事的时候不要总想着学认字——亲子阅读误区

亲子快乐 7年前 (2018-03-14) 阅读数 24 #育儿

今天同事脸色不好,一问才知道,她的孩子5岁多,正在上幼儿园中班,孩子虽然在幼儿园上的是中班,但是已经有作业。作业要求孩子能指读老师发的语言类读本,老师要考察的。但是每天晚上这位妈妈想辅导一下孩子,带着他指读故事的时候, 孩子就认为“晚上还要学习呀,太累了”,很不积极。这个同事就有些发愁了“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学习呢?”

结合自己对儿童早期阅读的理解和几年来与儿子进行亲子阅读的经验,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我觉得这位妈妈和孩子的阅读陷入了几个误区:

阅读不等于完成老师的任务    

这位妈妈其实也是迫不得已,老师布置孩子指读这些故事,还要测试。有了这样的压力,家长就不得不“辅导”孩 子,要带着孩子读书,让孩子能有个好成绩。但是这种目的如此明确的阅读,也不管孩子对这样的故事有没有兴趣阅读,只会让孩子一拿起读本就想到老师,想到测 试,万一再有过某些不好的记忆,那么孩子还能提起兴趣,积极配合妈妈吗?要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一定不能和“任务”挂钩,从父母的思想意识中,就不能和老 师布置的任务扯上关系。给孩子读书,是培养孩子对书的热爱,从而把阅读视为终生的爱好的,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考试的。   阅读=学识字    从小宝很小我们开始亲子阅读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指读过图书。一来指读很影响我绘声绘色的读故事,我嫌别扭; 二来,孩子一开始爱上阅读我感觉就是先爱上的美丽的图画,而不是文字。绘本里的图画本身就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引导孩子观察,描述。

不用刻意通过亲子阅读教儿子认字。

如果要识字也是在游戏中,和儿子玩游戏开展的。识字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一旦大人让读故事变成了以识字为目的,还要考一下你带着他读完之后,认识了多少字。那么孩子也就把读书当做学习了, 一天二天的新鲜劲过了,孩子万一没有掌握好某些字,挫败感增多的话,他还能喜欢阅读吗?还能积极配合大人读书吗?培养孩子爱上阅读,爱上读书,不是为了每读一本就要有知识上的收获,只要孩子在书里得到了快乐的体验,能专注的读书、能沉下心去读书就是一笔不小的收获!某些效果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

阅读不等于听故事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爱听故事,但是爱听故事的孩子不一定爱读书!早期阅读不是简单的给孩子讲讲童话故事就完了,它包括很多的延伸活动,比如提问、讨论、联想、续写、表演等等,总之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到阅读当中,体会到乐趣,他才能爱上阅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亲子快乐

亲子快乐

专注双语亲子早教育儿,原创玩具视频、精选动画及手工